第 61 章 古代真实盗墓史3(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手机投屏到古代,播放科普视频第 61 章 古代真实盗墓史3
【到了大唐,国力强盛,万国来朝,隆丧厚葬更是登峰造极。本文搜:找小说网 zhaoxs.net 免费阅读包括武则天在内,唐朝共有二十一位皇帝。除大唐末代最后两位皇帝外,其余十九位皇帝的陵寝都在咸阳以北的北山脉一带。由于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为一座陵墓,因此号称关中十八陵。
唐律对盗墓的处罚极为严厉,明确规定:即使大赦天下,“十恶忤逆”与“发丘盗墓”也不在赦免之列。正因为唐朝国力强盛、制度完备,许多帝王陵墓得以保存完好。然而,到了唐末五代乱世,却迎来了墓葬被盗的集中爆发。
我国史学界和考古界一致认定,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盗墓贼,正是五代时期的军阀温韬。他就是动画片《不良人》里,那个长得像《刺客信条》主角的家伙。温韬胆大包天,竟然一口气挖了大唐的关中十八陵中的十七座!
唯一幸免的,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但并不是温韬不想挖,而是当他的盗墓队伍准备破土动工时,乾陵周围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仿佛天地示警。然而,一旦盗墓队伍仓皇撤离,陵墓周围又迅速雨霁云收。这种情况反复发生了几次,就算是温韬这样的狠角色也不敢再动手,最终作罢。
后人一首认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毁于温韬的盗墓,但根据现代考古探测,唐太宗的昭陵大概率并未被盗掘。温韬盗掘的只是昭陵周围的一些陪葬墓,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幸事。
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里,言之凿凿地描述昭陵被盗,甚至写道:“墓中王书法,笔墨如新。”但这大概率是胡编的。可是,正是这段胡编的记载,是否无意间震慑了后世盗墓贼,反而让李世民的昭陵得以安然保存千年呢?】
金殿之上,唐太宗李世民神色凝重,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三省六部的诸位重臣,缓缓开口:“天幕所现,虽是后世之事,可盗墓之祸,不可不早做防范。传朕旨意于刑部,即刻着手修订《唐律》。往后但凡有发丘盗墓之徒,主犯处以凌迟之刑,以儆效尤;从犯流放三千里,即便遇大赦天下,亦不得赦免!另外,着将作监仔细勘察关中诸陵的建制,但凡地宫有薄弱之处,用夯土巨石加固,以保我皇陵安稳。”
话音刚落,将作大匠阎立德恭敬上前,双手高高捧着《昭陵建制图》,朗声道:“陛下圣明!臣己督造地宫三重石门,每一扇门重量都超过万斤,非得特制的‘天枢钥’,否则绝难开启。甬道之内,臣己命人浇灌铅汁封缝,哪怕有贼人侥幸破门而入,面对这坚不可摧的甬道,也绝难撼动分毫。”
魏征手捧笏板,迈前一步,神情肃穆地奏对:“陛下,臣恳请效仿汉代旧制,设立‘护陵校尉’一职。每座皇陵派驻三百军士,十年一轮换,以确保守护之力不松懈。同时,臣建议命史官详细记录各陵陪葬品的名录,妥善藏于秘府。如此一来,后世若有未经出土的‘生坑货’流入市井,便可依名录追查来源,让盗墓贼无所遁形。”
房玄龄紧接着补充政令,言辞恳切:“陛下,臣以为凡藩镇节度使赴任之前,必须前往太庙立誓,承诺‘任内陵寝无损’。此外,在州县官的考绩之中,增设‘护墓’一项。若其辖内有古墓遭到盗掘,即刻罚俸降阶,以督促各地官员用心守护。”
工部尚书随后出列,高声奏报防盗措施:“陛下,关中十八陵地宫甬道己改用‘鱼胶夯土法’修筑。以米浆、鱼胶混合夯土,待其硬化之后,坚如铁石。臣还命人在封土之中埋下‘响石’,一旦有盗掘行为,异响可传至三里之外,守陵军便能即刻出动,擒拿盗贼。”
最后,少府监工匠抬上一具机关模型,当场演示:“陛下请看,此乃‘连环翻板’,以精巧机簧控制,板下密布锋利铁蒺藜。贼人只要踏错一步,翻板便会瞬间闭合,足底被铁蒺藜刺穿,而地宫结构却丝毫无损。”
武周时期
武则天看着天幕说自己与李治的墓没有被盗放下心来,但仍对群臣说:“朕与高宗合葬乾陵,此乃顺应天命之举。天幕既己显现后世温韬之祸,朕必以人力扭转天意!传朕旨意于工部,乾陵地宫即刻增筑三重玄阙,以铁水浇铸墓门,在墓门之外,镌刻《大云经》偈语,彰显我武周之威德,护佑皇陵安宁。再命羽林卫于梁山之上设立烽燧,但凡靠近皇陵十里之内者,必须持有‘护陵鱼符’,若无鱼符擅自靠近,一律以谋逆大罪论处!”
话音刚落,狄仁杰手持笏板,恭敬地向前迈出一步,神色庄重,高声奏对:“陛下圣明!臣以为,还需修订《垂拱律》。从今往后,但凡盗掘帝陵之人,主犯施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