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章 实业兴邦的奠基(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钢铁黎明:从玉门开始的工业远征第 21章 实业兴邦的奠基
1906年,西北大地被变革的浪潮悄然拍打着,陆子安带着满腔抱负与时代赋予的使命,大步踏上了兰州这片充满无限潜力的土地,就此拉开了他实业兴邦的大幕。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com 免费阅读彼时,他被陕甘总督升允委以重任,担任甘肃农工商矿总局总办兼任洋务总局总办,手握改变兰州命运的关键契机。
陆子安心里门儿清,想要让兰州焕发生机,实业发展是重中之重。他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兰州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关键的地理位置优势,当下便决心在兰州举院创办兰州劝工局厂。那段时间,他忙得像个陀螺,亲自规划布局,先后设立了绸缎、织布、玻璃、栽绒、铜铁器、制革这六个分厂。为了让各厂的技术水平不掉队,他不惜一掷千金,从省外聘请经验丰富的技师,同时在兰州本地广招艺徒,一门心思培养本土人才。在他的悉心操持下,各厂慢慢步入正轨,生产出的各类产品不仅稳稳满足本地需求,更是一路畅销到周边地区,给兰州的经济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
为了进一步让国货扬眉吐气,抵制洋货的肆意倾销,陆子安在兰州西大街开设了商品陈列所。这里面陈列的,既有劝工厂的得意之作,也有兰州本地的特色土产。他对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亲力亲为,精心挑选展品,就盼着能把兰州的独特魅力与优势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不仅如此,他还绞尽脑汁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邀请各界人士前来参观,耐心地给他们介绍国货的种种优点以及抵制洋货、支持国货的重要意义。一番努力没白费,兰州的国货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曾经霸占市场的洋货,份额也被一点点挤压。
到了1907年,陆子安的注意力聚焦到了兰州的矿产资源上。凭借着脑海中那清晰的西北矿脉图,他发现窑街地区藏着丰富的金铜矿,于是果断决定创办窑街官金铜厂。建厂期间,从厂房的设计、建设,到先进机械设备的购置,再到聘请外国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他都全程参与。厂区分成金、铜、铁三厂,设备安装采用独特的梯级斜坡9级层楼式,这巧妙的设计,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生产成本。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的施工,窑街官金铜厂顺利建成投产,试车时各种机器运转良好,日产黄金能达到20两以上,这可给兰州的矿业发展开了个好头。
在大力发展矿业的同时,陆子安也没忘记兰州的传统产业。他留意到左宗棠时期就封存起来的织呢局机器,觉得这是个宝贝,决定对其进行修复改造。他东奔西走添置短缺设备,又招收了200多名工人,还改革经营方式成立毛纺厂,在1907年9月正式复产,日产毛呢能达到800匹左右。这些毛呢质量上乘,不仅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还远销海外,为兰州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07年夏天,陆子安着手恢复兰州制造局,同年8月把它迁到小仓子,还改名为兰州机器局。特聘金陵制造局的工程师,工匠、学徒200多人,专门负责修造枪炮弹药。陆子安对机器局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升级,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大幅提升。在他的带领下,兰州机器局成了西北地区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为守护国家国防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1907年冬天,陆子安又创办了洋蜡、洋胰子厂。他从国外购进先进机器设备,在兰州白云观西侧建厂。生产过程中,他对质量严格把关,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能跟得上。这家厂生产的产品一上市就大受欢迎,不仅满足了本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还卖到了周边地区。
1907年末,陆子安通过技术交换,成功从德国引进一座现代炼钢厂。同时,他还积极谋划建设陇海铁路,一心要为兰州的经济发展打通这条交通大动脉。这些举措,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兰州的工业水平,也为兰州未来的发展筑牢了根基。
陆子安在全力发展实业的过程中,始终把教育和农业放在心上。他心里明白,高素质人才是兰州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则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根本。
1907年10月,陆子安在原兰州举院创办了矿务学堂。他亲自担任总办,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开设农、林、矿、蚕等多门学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他西处寻觅,聘请了一批优秀教师,其中还有不少外国专家。他还为学生提供官费学习的机会,就盼着能有更多人投身到地方建设中来。在矿务学堂的基础上,他又趁热打铁开办了农林学堂。农林学堂分农、林、蚕三科,课程设置涵盖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他期望通过这些学堂,培养出一批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专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