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我真的不是股神第13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林雪儿这会儿在家里,担心打电话影响到秦淑芳,只能跟我发文字信息。搜索本文首发: 如文小说网 ruwen.net
直到夜里九点多,我跟她已经发了几百条信息。
终于,我大致了解了秦淑芳的那群朋友:
大约十年前,原“国营蜀都纺织厂”被收购整合为“川纺集团”,同年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许多老员工和领导层,各自分到数量不同的“原始股”,成为造富神话中的幸运儿。
一年后,那批原始股上市流通,大多数幸运儿选择了抛出股票。
秦淑芳和她那群朋友,要么是中下层领导,要么是几十年的老员工,几乎没有升迁的可能。
于是,他们纷纷抛出股票,瞬间成为“三百万级”的大富翁。
然后,他们退休的退休,辞职的辞职,过起无忧无虑的生活。
由于安家在同一个城市,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打牌聊天,其乐融融。
而秦淑芳,因为儿子与儿媳车祸身亡,她就特别害怕孤独。
考虑到朋友们喜欢炒股,她就自掏腰包筹建了操盘室,地址就在电商大厦。
考虑到朋友们喜欢打牌,她又在休息间摆上麻将机,希望跟朋友们常年相聚。
操盘室建起那会儿,刚好遇上难得的大牛市。
于是,那群朋友都来了。
股市开市时,他们就聚在一起买卖股票,共享信息,交流经验,总结心得,仿佛回到了青春时期的“蜀都纺织厂”。
遇上假期或者周末休市,他们又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欢声笑语始终不断。
牛市就是那样,随便抓支股票都能赚钱,几乎人人都是股神。
他们那群人因为资金量较大,买卖的股票较多,赚起钱也更快,基本是翻倍地赚。
资金量的持续增涨,再加上牛市的疯狂的赚钱效应,他们逐渐膨胀了。
不再满足于做散户,而是团结起来试着坐庄。
于是,他们整夜整夜地研究技术图形,研究公司经营,研究量价关系,研究行业热度,研究市场前景。
可能是运气好,也可能是大牛市,他们成功坐庄了几支创业板的微盘股,资金量一度做到两亿多。
然而,有句话说得不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操盘手,更没有可靠的第一手信息。
他们有的,只是脑子里的狂热,以及极度膨胀的赚钱欲望。
终于,他们坐庄某支股票时,被“更大的恶庄”连砸七个跌停板。
那可是创业板!
一个跌停板就是20%!
但很庆幸,那个“恶庄”没有赶尽杀绝,在第八个跌停板位置“网开一面”了。
他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自己的资金量有限,时间也耗不起,无法跟“恶庄”长期死扛,于是认亏出局。
那一战,他们的两亿多资金,只剩下可怜的三千来万。
那一战,他们尽管损失惨重,却不认为伤到了“筋骨”。
毕竟,“原始股”的本金还在,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沉寂一个月后,他们再次选出一支微盘股,在“第4调整波”的“波谷”位置精准建仓。
然而,他们还是误判了形势。
大盘毫无征兆地扭头向下,预想中的“第5推动波”并没有出现。
正在犹豫要不要割肉离场时,那支微盘股突然爆出财务造假的“黑天鹅”。
这一次,他们仍是幸运的。
可能是“更大的庄”在自救,某天下午临近收盘时,第九个跌停板竟然演变成“地天板”。
经过短暂的慎重考虑,他们一致决定清仓。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之后的整整七年,这间操盘室里,只剩下秦淑芳孤独的身影。
呵!我果然猜对了!
秦淑芳期待的并不是牛市,也不是赚到多少钱,而是怀念朋友们相聚的时光,期待那群朋友再次到来。
了解那段往事后,我也相信了林雪儿的话:那群朋友重新聚首的可能,基本是0。
就算牛市真的来了,那群朋友也不会再来。
因为他们七年前就伤筋动骨,“原始股”的本金所剩无几,全都心死了。
况且,谁也不知道牛市在哪里。
“明天我奶奶生日,她应该不记得了。
“待会儿我尽量试试,看看能否约来几个她的朋友,但你不要告诉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