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韩信背水一战定燕赵(1/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华夏风云人物传第34章 韩信背水一战定燕赵
秦末乱世,楚汉相争,烽火燃遍九州大地。中原大地沦为一片修罗场,刘邦与项羽的大军在此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残酷厮杀。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战局陷入胶着,仿佛陷入了无尽的泥沼,谁都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刘邦营帐内,气氛凝重如铅。烛火摇曳,张良与陈平眉头紧锁,正与刘邦商议破局之策。张良神色凝重,手抚长须,忧心忡忡地说道:“项羽麾下皆是精锐之师,他本人更是勇冠三军,正面战场我们实难轻易取胜。”陈平微微点头,接过话茬:“如今之计,唯有另辟蹊径,从侧翼突破,拓展我方势力范围,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方有转机。”刘邦听后,目光深邃地望向营帐外的夜色,心中暗自思量。
就在这时,韩信大步走进营帐,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他抱拳行礼,高声说道:“大王,臣愿领兵北上,逐个击破魏、代、赵、燕等国,为大王开辟北方战场,扩充实力,对项羽形成合围之势。”刘邦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将领,心中满是信任。韩信自追随他以来,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刘邦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拍板,同意了韩信的请求。
于是,韩信肩负着刘邦的厚望,踏上了北征之路。他率领着汉军,一路过关斩将,如秋风扫落叶般先后击败了魏王豹,平定了魏国;紧接着又挥师西进,与代国军队展开激战,再次大获全胜。这一系列的胜利,让汉军士气如虹,而韩信的威名也在各地迅速传开,令敌人闻风丧胆。
然而,韩信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接下来的赵国,才是真正的劲敌。赵国地处北方要地,地势险要,境内山川纵横,易守难攻。其国君赵歇在得知韩信即将来袭的消息后,如临大敌,急忙与大将陈余紧急商议对策。
赵军的营帐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陈余端坐在主位上,神色严峻,目光扫过下方的将领们,开口说道:“韩信连胜魏、代两国,士气正盛。但我赵国也绝非弱旅,我们坐拥二十万大军,又有井陉口这一险要关隘,定能将汉军拒之门外。”众将领纷纷点头称是,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神色。
这时,谋士李左车站了出来,他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道:“将军,韩信久经沙场,谋略过人。汉军虽远道而来,但他们一路凯歌,士气高昂。井陉口道路狭窄,汉军的粮草辎重必定难以顺利通行,只能落在后方。末将恳请将军拨给我三万奇兵,我从小路截断他们的粮草供应。将军则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汉军前不能战,后无粮草。如此,不出十日,韩信必败。”
陈余听后,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之色。他傲慢地说道:“我赵国乃堂堂大国,兵强马壮。如今韩信兵少且疲,若我们还用这些奇谋诡计,岂不让天下诸侯耻笑?我要用堂堂正正之师,在战场上击败韩信。”李左车听了,心中焦急万分,还想再劝,却被陈余不耐烦地挥手打断。就这样,陈余拒绝了李左车的良策,一心准备与韩信正面交锋。
韩信在得知陈余拒绝了李左车的计策后,心中暗自欣喜。他深知,若李左车的计策被采纳,这场战争将会变得异常艰难。如今,陈余的刚愎自用给了他可乘之机。但韩信并没有因此而掉以轻心,他深知,赵军兵力数倍于己,且占据有利地形,要想取胜,必须出奇制胜。
深夜,韩信独自一人在营帐中踱步,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着破敌之策。他时而停下脚步,凝视着悬挂在营帐中的地图,时而又微微摇头,口中念念有词。地图上,井陉口的地形标注得清清楚楚,那狭窄的通道和周边的山川,仿佛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韩信的目光在地图上反复游移,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各种战术方案。良久,他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光芒,仿佛想到了什么。他迅速叫来传令兵,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韩信先派出两千轻骑,将他们召集到营帐前。他目光坚定地看着这些骑兵,严肃地说道:“你们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的红旗,趁着夜色,秘密地绕到赵军营地的后方,潜伏在山林之中。明日交战,我军会佯装败退,赵军必定倾巢而出追击。此时,你们要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拔掉他们的旗帜,插上我们的红旗。切记,不可暴露行踪,务必完成任务。”众骑兵领命而去,身影迅速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接着,韩信又挑选了一万名士兵,在绵蔓水东岸背水列阵。这一举措让汉军将士们都感到十分困惑,按照常理,背水列阵乃是兵家大忌,一旦战败,将无路可退。士兵们私下里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一位年轻的士兵忍不住问身旁的老兵:“我们背水列阵,这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