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打造不灭王朝 > 第41章 意见不同

第41章 意见不同(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三国:打造不灭王朝第41章 意见不同

太学府是东汉最高的学府,最开始由刘秀建立在洛阳城内,后来扩大,如今已经能容纳三万太学生!

其中设有博士弟子,这是太学府的最高荣誉,现在常设有一千余人,卢植、郑玄等人都是博士弟子。

凡是成为博士弟子,在大汉便有了一定的威望。

不过刘秀吸取了前朝的教训,限制了太学府参政,在武帝到王莽期间,太学府身份,可入预备役,当预备官员。

有了空位,就可以替补上。

可当了王朝后期,政治腐败,太学府的声音越来越大,皇帝下达的命令,都敢公开违抗,甚至是逼宫,让皇帝改命令。

太学府最辉煌的时候,在王莽时期,博士弟子都设有一万多人,来体现王莽这个大儒。

现在没有之前那般疯狂,但随着王朝腐败,政治腐败,太学府也逐渐走上政治舞台。

汉恒帝和汉灵帝都经历过党锢事件,囚禁了大批文人,其中不乏就有太学生的子弟,

主要还是太学生对宦官不满,导致被宦官针对,凡是和党人有关联,皆入牢狱。

只要冠上结党的名号,宦官便肆无忌惮的抓人,毕竟皇帝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统治地位。

底下肆意拉帮结派,在朝廷上的声音很大,对皇帝也是一种威胁,皇帝自然就任由宦官胡作非为。

此时太学生的领袖乃柳港和谢拯,两人都是寒门出生,受卢植的影响最重,刚正不阿,对于宦官集团很是仇视。

本来他们还在密谋如何推翻董卓暴政,董卓的死讯便猝不及防的传到他们耳朵里,让两人有些惊愕。

对于刘云,柳港和谢拯都颇为熟悉,此人曾想入太学,可被太学的入门考直接刷下来了,只因刘云对四书五经的了解太少。

不过刘云的独特见解,还是让柳港和谢拯记住了刘云,觉得此人只要用功读书,必然能入太学,然后拿下博士子弟,成就大业!

毕竟东汉想要出人头地的路还是太少,要么被名门望族举荐,要么拜入名师麾下,比如卢植!

或者考太学,在士子届建立威望,然后慢慢从小官当起。

可据后来来看,这刘云完完全全不走寻常路,结交权贵,却不做权贵的走狗。

同时靠着财富以及颜值,在权贵圈快速走火,与那些官二代都玩的不错,只是何太后那次,毁了刘云的名声。

被何太后扫地出门之后,柳港和谢拯以为刘云会回心转意,开始攻读太学府,可当再次听到刘云的消息时,刘云已经诛杀董卓,入主洛阳城,实属让两人感到诧异。

果真是造化弄人,当初那个姿态很低的毛头小子,转身一变,就成为大佬,这种转变,让两人反应过来。

所以当刘云当上太尉,成功在朝堂有一席之地的时候,两人也没有刻意去巴结刘云,想要看看刘云坐在那个位置上,能干出什么事情来。

柳港和谢拯靠的是读书才走到今天的地步,自然站在读书人这边,如若刘云要动读书人的利益,太学府第一个不答应。

董卓就是对太学府颇为藐视,甚至在太学府不断提出抗议的时候,想要对其赶尽杀绝,在他的眼中,这些文弱书生没大用!

毕竟太学府的骨头可比满朝文武还要硬气许多,柳港和谢拯更是当着董卓面,骂董卓是个大老粗,极其不给董卓面子。

董卓要不是看在太学府的影响力上,可能当场就把柳港和谢拯格杀勿论了。

从此以后,太学府和董卓之间的关系极度恶化,不断有抗议董卓的太学生被抓入大牢,可以说,董卓站在了最顶峰,不想听到有半句坏话。

言语自由在洛阳城内事没有的,整个洛阳城,在董卓的暴力之下,成为一言堂,各方势力都有铲除董卓的心思,可到头来还是被毛头小子办到。

这是柳港和谢拯始料未及的。

刘云和董卓的做法不同,虽然洛阳城内流传了很多流言蜚语,可刘云没有想堵住这帮人的嘴,他知道这帮人的嘴堵不住。

还不如专心致志的干着自己的事情,就算有滔天洪水,难不成还能将刘云淹没不成?

闲言碎语哪怕传到何太后耳朵里,刘云都没有半点畏惧。

而董卓的所作所为,反而是露出他内心的胆怯,真不怕之人,才不会管这些流言蜚语。

太学府对刘云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毕竟刘云没有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反而杀了董卓,大功一件,只是夜宿皇宫,让人诟病而已。

操练兵马,行使权力,都是后话,站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