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家父杜甫 > 第23章:人脉红利

第23章:人脉红利(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家父杜甫第23章:人脉红利

“啊哟,得问他爷娘!”

杨韦氏打了几句哈哈,进去了。

程宗楚坐下来,给杜宗文斟酒,酒液呈玫瑰色:“这是我河东产的寒露红,寒露时摘下的葡萄,当日酿酒,不醉人,只是香甜。我那小婿说吃葡萄酒合使琉璃杯,对星月饮最好。我口粗,琉璃易碎没将来,只这般了,公子莫要见笑!”

“阿伯的东床定是个雅士!”

杜宗文端起了银杯,程宗禁话中还有一个词让他感兴趣“河东”,二十一世纪的慨叹人世变易,总会说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的河西”,河东离河西确实不远。

唐有两个河西,三个河东。一个河西军,河西节度使所治,治所设在凉州;一个便是同州的河西县,斜对岸便是河东县。

贞观元年(672年),唐太宗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天下为十道,今天山西省的大部地区便属河东道。河东道的治所便在蒲州河东县。开元十八年(730年),唐玄宗将天兵军节度使改为河东军节度使,治所也设在蒲州河东县。河东节度使治所迁到太原是安史之乱暴发后第二年的事。

河东县同时又是河中府治所所在,后来河中府又升级为中京,从此中也可以一窥河东县的重要。

如果诗圣接受了河西尉,并且能接起一支队伍,那么与河东便是辅车相依,唇亡齿寒,那么眼前这个河东人定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是!他是雅士,做得好诗,写好文章,中了进士,又得了官!”

程楚宾咧开嘴笑得很甜,女婿是他一辈子的骄傲,可以说是他成就了女婿,女婿也成就了他。女婿不遇着他,还不知在哪里忍饥挨饿;他若遇不着女婿,哪得进出御史衙门、河西军帐——哪得与崔氏内堂吃酒,不过是河东县里一个小小的土豪罢了!

杜宗文也吃了一惊,问道:“敢问名讳!”程楚宾道:“姓吕名諲,开元二十九年的进士,三十年而立,先做了宁陵尉,…”喋喋不休的数说起来。

其实他不用再说杜宗文也知道了,他没有读过吕諲的传,但关于此公的史料还知道不少。第一次见就是在《通鉴》里,他一直疑心这个人与高力士有些关系,现在他可以肯定此人与高力士有些关系。

高力士的妻子便姓吕,高力士还有一个结拜兄弟叫做程伯献,程伯献据传是程咬金嫡孙。不会这么巧合的,吕諲的岳父也姓程。这程楚宾与程伯献即使关系不密,也多多少少有些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关系。

吕諲后来做了肃宗的宰相,出事下台也是因为与宦官有交往,受了宦官的请托!

而程楚宾之所以肯帮自己,大概有两个人的人情,一是哥舒翰,吕諲与高适同在哥舒翰幕中,高适与诗圣唱和诗篇不少;二是韦陟,吕諲做过采访使韦陟的支使,诗圣为了营救房琯得罪肃宗,是韦陟上表开解求恩的。

诗圣此时与韦陟有没有认识倒说不好,但是诗圣与京兆韦氏一直关系密切的,比如那首流传千古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便是写给韦济的。

杨氏的母亲便是京兆韦氏,杨韦氏原来是随她娘到杨家的,后来配了杨家的小厮,才冠了夫姓。

看来并不是他杜守文如何优秀,而他吃到了诗圣的人脉红利!看来真正给他人情的并不是崔器,崔器与吕諲是死党,崔器不过是看在吕諲份上,才给了这份人情!

杜宗文举杯道:“阿伯有此贵婿,夫复何忧!”程楚宾举了杯,仰头饮了,一边斟酒一边道:“公子以为小婿当贵么?”眼中闪着亮,很期待看着。

杜宗文道:“我朝进士多至宰相,贵婿既得进士,何患不得宰相!”这话说得很小心,可以说说了,也可以说没说,就好像每个美国公民都有可能成为总统一样,理论上讲没问题,看历史实际却是放屁。

程楚宾怔了怔,流矢放下壶,高举手向天道:“若得如此,夫复何忧!”杜宗文道:“阿伯,我可什话也没说!”程楚宾狡黠地谢道:“自然是什话也没说!”双手递过酒,又问道:“‘大尹’又如何?”

尹是都城所在行政长官的职名,长安有京兆尹,东都有河南尹,北都有太原尹。而崔器在历史上确实做了肃宗的京兆尹,并成就了其“阴刻乐祸,残忍寡恩”的恶名。

“大尹一职正为大尹而设!”

程楚宾笑着点头,怔看着杜宗文道:“公子又如何?”杜宗文不觉笑了起来,他倒没有想会有此问:“阿伯何不问己身的富贵?”程楚宾道:“既知小婿薄禄,老子不问也能知道的。”眼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