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历元前三千年大洪水(3/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模拟宇宙简史第64章 历元前三千年大洪水
古铧国大部地区原来在北纬0-20度之间)是热带。撞击后,古铧国地区越靠西侧纬度差越大,敦煌地区大概北移了约26或27个纬度,铧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大概北移了15-17个纬度,总体在17-40度之间,比原来要冷不少,特别是东部平原地区变得寒冷不利于人类复兴发展,所以在公元前2200年气候变暖之前也发展缓慢。
但南方山地少量地区仍处于热带,所以幸存了大量的大象、犀牛、鳄鱼等动物,在1000年后气候变热的焱璜时期开始扩张到汉中、山栋等地,到1400年后的熵朝,怅江流域还有很多大象。这与目前考古证实铧国早期有大量热带动物完全吻合。
热带动物之所以在铧国古代长期存在,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元前2200年-79年长达两千年的超级旱灾和火山爆发降温四次交替过程,
最后一点——海洋板块挤压带方向与公元前3049年之前古赤道方向的巧合.
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古赤道以后简称“3049前古地轴”,它还有一个关键性的证据就是海洋板块之间的挤压带方向。
大陆和海洋板块都在软流层上漂移,由于星球自西向东自转,海洋板块也会跟着星球一起转,你可以想象成一个水球表面有一堆相互挤压的高低木板整体自转。当两个海洋板块相接触时,由于海洋板块之间的速度并不一定一致,一般会自西向东产生挤压,这可能是因为鸥亚非联合板块质量重漂的慢,所以西侧板块一个接一个往东挤导致。所以海洋板块之间就会在海底形成挤压带,挤压必然产生局部隆起,其挤压的主体方向肯定和自转轴的纬度方向一致。
中美洲、东南亚的缅之甸-泰之国-老挝-简埔寨-印度泥西亚-菲力宾-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白令海峡和德雷克海峡尖角型陆地等就是远古陆桥,都是基于古老的大陆板块在特殊稳定条件上生长出来的,只是后来因地轴偏移导致板块挤压而破裂。
这对人类特别是集中在中低纬度的发达文明或族群形成了灭绝性灾难!就像玛雅早期文献记录的,人都成了野人(猴子)。受灾地区的人类百不存一,千不存一,大量的早期城市被摧毁和掩埋,很多人类文明大多都退化到新石器时代重新发展,最惨的一些文明或族群撤销消失到连历史记录都找不到了。
而南极大陆热带→温带→寒带三个过程正好对应了钍星地轴、3049前地轴和今地轴三个状态!
~?~?~?~?~?~?~?~?~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