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家父朱元璋 > 第136章 杀了放血

第136章 杀了放血(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家父朱元璋第136章 杀了放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出自宋朝范成大《吴郡志》,意在赞叹江南美景,可与天堂相媲美。

“这杭州美景确实不俗,楼先生,没想到你年轻的时候吃这么好啊?”

出了山西,过河南之后,朱棣本打算先去江西巡视,再走浙江。

不过楼英家中来信,他大儿子求子数年,总算是诞下一名男丁,如今已经快要满月,请楼英回府参加这满月宴。

左右浙江与江西两地紧邻,也就是多耽误几天,所以朱棣调转方向,先行抵达了浙江。

一路上,朱棣并未刻意隐藏身份,只扮作普通百姓,身旁带着几十个扮作家丁的护卫,带着楼英,倒也有几分访亲走友的模样。

余下的那些个护卫分散乔装,于暗中守卫他们。

进了浙江地界之后,他们花费了两日时间,抵达了杭州府歇脚。

朱棣从善如流,带着张武及楼英寻了处酒楼,要了七八个特色菜,一边饮酒一边品鉴。

透过酒楼的窗户向外看去,杭州府城内热闹非凡,街上行人颇多,比太原府瞧着起码要繁荣一倍。

所以朱棣才有如此感慨。

楼英也算是有五十一的高龄,可吃起饭来还是吃嘛嘛香,抱着个鸡腿啃的正香呢,听到朱棣的调侃,愣神说:

“啊,老夫年轻的时候吃的也就一般,这不是赶上公子请客嘛,公子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白嫖的,才是最香的。”

“噗!”听到楼英的回答,张武一时没忍住,好在嘴里没吃什么东西,不然坐他对面的楼英可就惨了。

“楼先生,公子这是在调侃你呢,不是在说你吃的好不好。”

楼英尴尬一笑,岔开话题:“公子啊,我这好不容易回趟萧山老家,怕是得耽误十天半个月,你们巡视完回京师时就不必管老夫了,待事情忙完,老夫自行回京师便可。”

天可怜见,他楼英自从去年朱棣染病,被朱元璋从绍兴府萧山县抓来做壮丁,这一干就是一年。

虽说这段时间他对于医术的见解又长进了几分,可毕竟习惯了闲云野鹤的日子。

所以好不容易趁着朱棣出巡,有了能回趟老家的机会,他自然想多在山野中待上一段时间。

正想着呢,朱棣的话瞬间在他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楼先生年事已高,孤身返乡倒显得我缺了气度,正好我也要去绍兴府会见熟人,咱们同道即可。”

楼英一愣,“公子在绍兴府还有熟人?”

“不对啊,这绍兴有头有脸的名士老夫也都略知一二,没听说跟您有过关联啊?”

“有啊,不止绍兴府,整个浙江,我的熟人可不少。”

朱棣从怀中取出一个黑色的小册子,朝店家要了支毛笔,在最上面的名字后面轻轻一划。

楼英瞅着他的一番动作,眼角不由得一抽:

“公子,你这册子?”

朱棣将册子收回怀中,面不改色:

“生死簿。”

...

萧山县城距离杭州府极近,马快的情况下,只需半日便可抵达。

次日正午,朱棣等人抵达萧山县后,楼英自请返乡,朱棣则带着张武直奔萧山县衙。

一番折腾之后,朱棣大马金刀的坐在了县衙正堂的上首,堂内两侧则是颇有些战战兢兢的县衙官员。

朱棣轻瞥了眼萧山县的县令,安抚说:

“不必惊慌,本王出巡至此,感慨当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好奇这萧山县是如何治理的这般繁华的?”

萧山县令擦了擦额头的汗,干笑几声:

“燕王殿下谬赞,谬赞,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嗯,不错,不骄不躁,难得有如此好官,我也不为难你,你且将县衙账簿、萧山县黄册取来,我掌个眼,就当走个流程。”

“啊?”

萧山县令听着前半句话刚把悬着的心给放下,没成想朱棣来了手迂回,当即把他给整不会了。

“怎么?有问题吗?”

“没问题,没问题,下官这就差人去拿!”

不一会,衙役手捧着县衙的账簿及记录人口的黄册走了进来,将东西递交给了张武。

从张武手上接过之后,朱棣随意的翻开几页看了几眼。

“朝廷去年改良宝钞时便推行了新式记账法,怎么还是以旧法记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