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一统华夏 > 第47章 流放刘邦

第47章 流放刘邦(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一统华夏第47章 流放刘邦

“害背别徼而偷,五人,脏一钱以上者,论何处?”

“这……应令其归还钱物,再殴之!”

“……甲与人殴,缚而尽拔其须眉,啮断人鼻若耳若指若唇者,论何处?”

“呃……应罚伤药,殴之,贬……贬为成旦?”

“黥城旦者,完城而诬人,论何处?”

“这个,应令其服完成旦,再……殴之?”

“甲捕乙,告盗书丞印以亡,问亡二日,它如甲,罪已论乙,论甲何处?”

“应赏钱记功……”

…………

嬴政一连问了五六个律法方面的基本问题,刘季都支支吾吾作不上谈,只能勉强按照模糊记忆里的回忆作答。

回答频率最多的两个字是“殴之”,倒是与刘季混社会的身份十分符合。

混混嘛,遇到啥事儿抡起拳头就上,不是大事儿谁想着告官啊?

“夫、妻、子五人共盗,皆当刑城旦,今甲尽捕告之,问甲当购几何?”

“这……这这……”

从始皇帝提问他律法方面的问题时刘季就开始汗流浃背了。

别人不知道他,他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吗?

这个亭长的位置就是托关系才拿到的,至于律简,他应试时确实背过一段时间,但一来没怎么用心,二来时间过了这么久,平日里也没怎么用,大部分早就忘了个干净。

毕竟平日里调节邻里矛盾也用不着这些啊。

就像始皇帝问的,遇到盗窃打人的怎么办?

那肯定是先打一顿,打完再看具体咋回事,盗窃的就赔钱,打人的就赔医药费,要是被打那人不是什么好东西,说不得刘季还得帮着踹两脚。

秦法严苛,动不动就是成旦,流放。

大家乡里乡亲的,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除非是有仇,不然谁会把关系搞的那么僵。

丰邑沛县本就是魏楚交接地,楚人民风彪炳,个个脑生反骨,陈胜,刘邦,项羽三个神仙都是楚国人。

可见底层百姓根本就不咋把律法当回事儿。

顺带一提,秦朝律法虽严,但还不至于那么绝情。

那句流传至广的“失期,法皆斩”放在后世一直是秦律被黑的点之一。

后来出土了云梦地秦简,才为秦律正名。

“御中发徵,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及诣。水雨,除兴……”

这话的意思大概是朝廷征伐徭役,耽搁了时间就罚二甲钱,大约一千左右。

而徭役迟到,三到五天只需要被斥责一顿,迟到更长时间才需要罚钱。

遇到下水不能动工,甚至可以免除征发。

仿佛陈胜与吴广的那句起义时的口号就是个谣言。

其实并非这样。

陈胜与吴广两人的性质就与秦律里记载的不一样。

他俩是兵!

军法与普通的律法可是两码事儿,完全不能混为一谈。

放在先秦两汉,军中“失期,法皆斩”的现象可太普遍了,就连陈胜与吴广两人后来同样严正军法,干过杀死迟到士兵的事儿,两汉时期同样如此。

拿这事儿来黑秦朝着实没那个必要。

言归正传。

嬴政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问检举追捕盗窃者,应该赏多少钱。

按律应每抓到一个人就赏钱二两。

如此简单的问题刘季却支支吾吾一点儿也说不上来。

嬴政脸色一沉,为了照顾刘季的身份,他还特意没有挑选那些复杂律法,结果后者却连这都回答不上来。

这种人是怎么通过试补当上亭长的?

当地挑选吏员都不用考试的吗?

一旁,眼见始皇帝脸色变化的咸阳令心中一紧,默默看了刘季一眼为其默哀。

他认为后者大概是活不了多久了,最次也得赴自己前任的后尘。

“这……这个……”

他倒想随便编一个答案,但那样可就犯了欺君之罪。

眼见始皇帝的表情肉眼可见地变得阴沉,刘季心神一颤。

咸阳令能想到的事他又何尝想不到。

嬴政在民间的风评一向不高,尤其是秦国吞并六国时,在旧六国贵族的渲染下,他在六国的形象就是吃人恶魔,可止小儿夜啼那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