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叛乱平息(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博弈初唐4 叛乱平息
说到杨玄感,笔者还得先简单地交待一下他的父亲杨素与叔父杨约两位先生。
杨素文武全才,于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即官封右仆射,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当年,杨广还是晋王身份时,为排除异己,顺利夺取太子大位,他深知除了父皇与母后外,杨素那位重量级人物也非常重要,务必将其拉拢,才有可能顺利实现这一野心,于是令心腹宇文述负责操办。
宇文述当初的地位与杨素比,显然还差得太远,由他直接出面,无疑很有点儿不知天高地厚!这一点,他本人心知肚明。思索再三,他只能别出心裁,来个“曲线救国”,利用杨素的胞弟杨约贪财好赌的天性,邀对方打双人麻将。在打牌过程中,他故意不和牌,接连“输掉”一大笔银子,将杨约的腰包塞得满满的,才不慌不忙地摊出底牌说,杨大人呀,实不相瞒,下官今日赠送给大人的银两,全是晋王委托赏赐的!\t
晋王委托赏赐?如此说来,晋王一定有重要事托下官操办?杨约一下愣住了。
晋王英明天纵,今后的大隋天下,舍其为谁?还望大人助他一臂之力,事成之后,高官厚禄就不用多说了!宇文述单刀直入。
大隋天下!大隋天下……杨约大惊失色,这家伙不是明摆着告诉我晋王想造反么!怎么办?皇室内部争斗,可是哪一方也得罪不起!老子算是撞到鬼啦!
看杨大人这模样,是无意帮助晋王啦!宇文述拖长声调,一字一板,事情已经摆上桌面,再无退路,他只能豁出去了。
不!不!晋王的事,下官理当尽力而为之!可是,下官人微言轻,只怕缺少那份能耐,有负晋王的期望啦!杨约忙不迭地回答。
宇文述诡谲地一笑说,由杨大人直接出面,这事儿固然难办!但是,令兄杨素大人高居相位,大人只须劝得他暗中相助,还用担心大事不能成功吗?
这……杨约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眼看一大堆到手的白花花银子,要退回去还真舍不得,迟疑半晌,只好吞呑吐吐地答应了。
事也凑巧,杨素虽然才华出众,但为人心狠手辣,且惯于投机取巧。他历来深知文帝与独孤皇后深爱的儿子是杨广而不是现任太子杨勇,江山迟早有可能落入杨广手中,就乐得做个顺手人情,一旦将来杨广篡位成功,自己可以如鱼得水地稳坐宰相高位。几经思索,他决定抓住杨勇好色、娶了不少小老婆的事,利用各种场合巧妙游说,在独孤皇后面前大进馋言。
独孤皇后一生最恨花心男人,日常一旦发现有宫女被文帝宠幸,即大发淫威,非置那宫女于死地不可。那会儿,她得知杨勇居然也有这类毛病,不由心头大怒,从而一再向文帝提议废了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文帝对皇后历来唯命是从,哪有不依之理?尽管在朝堂会议时,以柳述为首的一班重臣极力反对,他还是一纸诏书将杨勇废了,改立杨广为太子。
几年后,杨广弑父登基。杨约作为新皇帝的心腹之一,又第一时间假称文帝遗命,发兵将废太子杨勇捕获绞杀,为杨广剪除了一大后患。以后,汉王杨谅在山西起兵声讨杨广弑父诛兄大罪。杨素获报,当即入朝,主动请缨,率领五万大军出征平叛。
杨谅是杨坚的小儿子,为人勇悍无比,手握重兵,坐镇一方,因大哥杨勇被杀,他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清洗的对象(当然也不排除他借机夺取皇位、或至少产生了割据一方的野心),断然起兵造反。他得知杨素领军前来,忙令部将茹天保、王聃子迅速抢占蒲州(今山西蒲县),烧断渭桥,企图以此阻挡杨素大军。
杨素久经行伍,更不含糊,得知桥梁被烧,趁机将计就计,当即发兵一千,搬运大量石块、木料等物,大造架桥声势,然后亲率五千轻骑,乘夜涉水渡过渭河突袭叛军,一战大败天保,并逼王聃子献城归降。随后,他又率奇兵深入霍山,沿崖谷偷出,于高壁一带再败叛军大将赵子开十多万大军,不战而下介州(今山西介休县),进而举得胜之师连下多城,生擒杨谅,从而化解了杨广登基后第一场大危机。
因此,可以说,杨广能顺利篡夺皇位,进而巩固政权,杨素与杨约兄弟功不可没。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后来局势平稳了,以杨广的残暴为人,且十分忌惮杨素功高权重,生性狂傲,是个危险人物,担心他造反。但是,杨广考虑到对方曾经为自己所做的重大贡献,虽然时时刻刻希望他快点儿死去,却没有公开除掉,仅仅在他患病期间,不间断地向医官询问他的病情,用意当然是不言自明。
认真说来,杨素尽管在为人方面惹人非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