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三国:我,董卓,开局被貂蝉灌醉第227章
站在张辽面前的两个文士,一个身穿青衣,一个身穿灰衣,皆是名士图中顶级名士。
其中青衣文士姓徐,名庶,字元直。
徐庶文武兼资,所学颇杂,早年拜师王越,曾是神剑门下弟子,与赵云、史阿分属同门。
后来发现相比武道,还是仙道更合适自己,于是弃武从文,先后在颍川学院、荆州学院中求学。
神剑门投靠朝廷时,徐庶正在荆州学院。
王越曾送信给他,让他来长安为朝廷效命。
但这封信送到荆州学院的时候,徐庶已经离开游学去了。
对此董拙深感遗憾,觉得自己错失了一位大才。
却没想到,这位让他深感惋惜的大才,竟然出现在张辽帐下。
原来是徐庶到草原游学,却遭马贼劫掠。
危急关头,正赶上张辽巡视边境,杀退马贼救了他。
后徐庶感激张辽的救命之恩,便在张辽帐下做了一名文吏,为张辽参赞军机,出谋划策。
近一年来,张辽将三郡治理的井井有条,其中大半功劳要归功于徐庶。
此次突袭冀州,徐庶也随军而行,面对董拙突然下达的隐藏行迹命令,也是他想出计策,方才成功的。
灰衣文士不是别人,正是司马家二公子,司马懿!
未来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此时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
他跟徐庶是同窗,早年曾一起在颍川学院读书。
后徐庶前往荆州学院,他也离开颍川学院,返回司马家闭门读书。
司马家是河内大族,声望不弱于颍川荀家,也是东汉顶级世家。
司马懿之父司马防,曾为洛阳令、京兆尹,因董拙入京,祸乱朝纲,于是告老还乡。
袁绍占领冀州后,多次上门请他出仕,最后只得做了魏郡太守。
徐庶通过司马懿的关系进入司马家,巧舌如簧,分析利弊,终于说服司马防同意为他们隐藏行迹。
“学生哪有什么功劳,都是仲达兄安排得好,都督日后还朝,可莫忘了在太师面前,为仲达兄叙功啊。”徐庶淡淡笑道。
司马懿连忙摆手道:“元直太客气了,在下不过略尽微薄之力,还是元直兄运筹帷幄,我军才有今日气象。”
“哈哈,两位先生就不要相互推测了,你们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待我军班师回朝,本都督一定上表朝廷,为两位先生叙功!”张辽大笑道。
司马懿大喜道:“若得都督上表叙功,学生感激不尽。日后但有用到司马家之事,司马家必定竭尽全力!”
天下纷争之时,世家大族往往会秉承中立,坐观风云变换。
但当天下形势趋于明朗之时,世家大族也会迅速出手,以博得未来新朝中的立身资本。
当今东汉,看似混乱,但在真正的智者眼中,形势已经趋于明朗了。
董拙,
没人想到,这个当初的祸国奸贼,竟会一步步走到今天。
十八路诸侯讨董都没把他打死,竟让他浴火重生,咸鱼翻身了!
短短一年时间,董拙对内精修内政,掌控朝堂,安置民生,恢复生产。
仙武两道修为皆攀升至东汉绝顶之境。
对外屡屡攻城夺地,收服神剑门、颍川学院、太平道,灭杀天师道。
昔日东汉六大派仅剩神枪门和荆州学院,但也皆对董拙表示善意。
形势发展到今天,董拙统一东汉之势,已经势不可挡,区别只在于时间早晚而已。
凡东汉世家大族,哪个不想跟董拙搭上关系,以求在新朝中继续享受富贵权势?
先前董拙在汝南郡,能够那般轻松的招降阎象,固然有阎象对袁术不满的缘故,但董拙自身的强大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不然换个其他诸侯过去,哪怕是让袁绍这种东汉顶尖诸侯过去,同样是袁术倒行逆施,你看阎象会不会投降?
司马家为东汉大族,为自身权势富贵计,自然也是早想跟董拙搭上关系了。
不过如他们这样的世家大族,自然不肯只是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投靠归附。
这不仅是掉逼格的问题,主要是这么投靠也不被董拙看重啊。
兴衰谁人定,存亡岂无凭?
世家大族看似强大,但那指的是整体。
具体到某个世家,在王朝层次,兴起没落,往往也就在百年之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