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三国:我,董卓,开局被貂蝉灌醉第83章
“下官情绪激动,刚才失礼之处,还望太师海涵。”荀彧看到董拙态度软化,于是就坡下驴道。
董拙端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淡淡说道:“其实这几个朝臣倒也无挂紧要,今日本相来见文若,是有另一件事,想跟文若商议。”
“不知太师所言何事?”荀彧问道。
董拙道:“昔日朝廷有太学院,招揽天下英才。可惜自十常侍乱政,引发党锢之祸,太学院也被封禁。如今本相欲重开太学院,给天下士子打开上进之路,不知文若意下如何 ?”
“此乃大喜事也!太学院为朝廷储才之所,也是天下士子的上进通道。
如今朝廷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天下士子却因找不到投靠朝廷的机会,而不得不委身各地诸侯,诚为可惜。
若太师能够重开太学院,于朝野皆是一件大好事!”荀彧立刻说道。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董拙提议重开太学院的根本目的,是为自己培养文官人才。
经历了这一次次事件,董拙对朝中文官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他迫切需要培养自己的文官体系,来将目前这些整日里跟他作对的文官替换掉。
从本心来说,荀彧并不愿意此事发生,他不想让朝堂上,到处都是董拙的人。
但他也知道,这件事自己挡不住。
即便是他不同意,董拙也会绕过他去,安排别人去办此事。
与其如此,还不知直接赞同,还能将此事的进度控制在自己手中。
董拙哈哈笑道:“文若不愧是本相的知己,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那不知文若以为,何人堪当太学令一职啊?”
“高阳乡侯蔡邕,才学过人,文思敏达,向来为士人所重,堪当太学令重任!”荀彧略一思索,便说道。
董拙心中暗暗点头,荀彧果然是选择了蔡邕。
董拙欲以太学院来培养属于自己的文管体系,那这太学令自然是至关重要。
必须是董拙亲近信任之人,才能担任。
同时,太学令作为朝廷储才之地,肩负着为朝廷招揽天下英才的重任。
而天下英才多在士族之中,所以必须选拔一位士族敬重之人,才能做好太学令。
如今朝廷中,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蔡邕!
董拙悠悠说道:“高阳乡侯虽然才学过人,名望卓著,但到底不曾为学,可入太学院做副令,让他直接做太学令,只怕力有不逮呀。”
“那不知太师以为何人堪当太学令?”荀彧疑惑道。
董拙呵呵笑道:“本相听闻,文若的叔父荀爽,乃是天下大儒!
其担任院长的颍川学院,更是收揽天下英才,能人异士众多。
若是能请慈明公担任太学令,将颍川学院并入太学院之中,那不仅让太学院直接成型,颍川学院的诸多学子,也能有机会入仕为官,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荀彧心中一惊,随即默然不语。
他真没想到董拙的胃口竟然这么大,竟然直接盯上了颍川学院。
颍川学院可是荀家六代家主,极全家之力开创出来的基业,乃是东汉六大派之一。
士族为什么受各地诸侯的重视,不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钱粮财富。
诸侯手中有兵,任你掌握通天财富,面对诸侯的强抢,也只能是为他人作嫁。
士族真正的底蕴是掌握着大量人才。
他们不仅将自己的家族子弟培养成才,有余力的士族,还会招揽寒门或是百姓中的英才,加以培养。
而这些寒门或百姓中的英才,在被培养起来之后,自然会被士族控制影响,成为士族跟诸侯博弈的底牌。
颍川学院和荆州学院,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颍川荀氏,荆州司马氏,皆是东汉最顶级的世家大族。
荀爽和司马徽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但他们在朝野中的影响力,却远远超过袁隗杨彪。
纵观曹魏一朝,荀家始终长盛不衰,代代在朝中担当重任。
便是因为曹操麾下重要的谋臣名士,基本都是出身颍川学院。
这些人不仅才学过人,有能力有手段,还相互帮衬,相互结党,岂是其他人所能抗衡?
除了能让这些人全都俯首听话的荀家之人,何人能够坐稳这百官之首的位置?
与之相对,诸葛亮为何能在刘备麾下手握重权,建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