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小说 > 大清国武林秘录 > 第五十二章 书法亦剑法

第五十二章 书法亦剑法(2/4)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清国武林秘录第五十二章 书法亦剑法

庞胜魁骂道:”看你那怂样,有个屁的鬼。你那肚子没有怀人胎的功夫,你那心里倒有怀鬼胎的本事,还不顺那声音追。“

且说那习月婵与丁雄远随大西军厮杀时,习月婵一眼瞧见丁香兰和梅庆书被清军冲向队伍的后面。急得她对不远处的丁雄远大声叫喊道:“快去寻救咱们的女儿女婿。”

丁雄远象是回过神来,赶紧与习月婵向清军后队杀去。 待两人冲出重围。却不见梅庆书和丁香兰的踪影。两人向前搜寻,却遇上一队百名清军步兵和数名骑兵,金少坤便在其中。斩杀二十余名清兵后,丁雄远夫妇将金少坤等人甩在身后。

看到山下庞胜魁等人来回转圈,梅庆书问道:“你那是迷魂步真是厉害,咱们师出同门。可我却未听说过?”

丁香兰道:“这是不久前,雅晴姐姐传我的。它是禹步演变而来的,很多修习道家功夫的都会这个禹步。”

梅庆书道:“竟有如此神奇,怪不得那些清兵象丢了魂的走尸。而你,就象那传说中湘西赶尸的法师。”

两人顺山势而下,寻得一迂回曲折的羊肠小路。沿路而行,便来到凤凰山脚下的槐树镇。这一古镇历史久远,民风淳朴。一条槐溪沟从镇中穿过,象甘露般滋养着小镇。两棵千年古槐生长在溪沟的两侧。古槐两边房舍林立,延展开去,形成人丁兴旺的槐树镇。

两人瞧见前方百步之外,有一大的四合院。青瓦穿斗式的院落傍山临溪,俨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

只听得丁香兰倦声道:“走了这么久,又累又饿。去那户人家讨点吃喝吧。”

梅庆书道:“这么大一座院落,必是大户人家。只是这大白天的,为何人影罕见,人语难闻。”

两人沿石梯至院落前,才注意到门楣上有一方匾,上写着“蒲氏宗祠” 四个大字。在门柱之下,有一对相向而望的木狮,木狮之上的滚龙柱,雕有一对张牙舞爪、抱柱互视的龙。

两人久叩房门,才等至有人应声。大门一开,才发现一满眼血丝,脸带惊恐的老者。见来了两个年轻人,老人迟疑地问道:”你们是……“

梅庆书道:”我们俩从凤凰山下来,又饥又渴。您行行好…… “

老者点点头,将两人让进院内,又赶紧将大门关上。

梅庆书道:“老人家,镇上怎么这么安静?”

老者沧桑的声音道:“听说前几天清兵杀过来了,现在兵荒马乱的,能跑的人都逃难去了。我这把老骨头,就留下来看家守院。和我留下来的,老夫姓蒲名信义。里面还有我的堂兄、咱蒲家的族长蒲信仁。”

梅庆书道:““若大的院子,只有您二老在啊。”

两人随老者进入院中,一眼便瞧见院落中间的一座戏楼。戏楼的大门上悬挂着的匾额,上书“蒲氏尚书宗祠”六个大字,戏楼台边的围栏又雕刻有许多精美的浮雕。楼台左右两侧是厢房,上方是正堂。正堂墙板上皆有精美雕刻,如二十四孝图、忠孝节义、以及由渔夫、樵夫、农夫与书生所组成成的鱼樵耕读等人文图案。其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姿态可人,巧夺天工。

丁香兰问老者道:“老人家,原来你们家祖上官至尚书啊?”

蒲信义回应道:“咱蒲家的这座宗祠是为纪念宋朝的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蒲宗孟而建。宗祠正堂是供奉蒲氏祖先的地方,始建至今,已愈二百年之久。”

梅庆书环视院落,眼见青瓦朱檐、古朴典雅,独具疏朗淡雅的格调,不禁赞道:”好气派、好韵致的四合院,足以容千人同聚。“

蒲信义又道:“随我至青乐宫来吧,我堂兄正在那练字。”

两人又随老者过了厢房,便瞧见厢房北侧房内一白袍大袖的老者。散发如霜,长须飘逸,正全神贯注地在地面的宣纸上挥毫作书。他就是刚才蒲信义所说的堂兄蒲信仁,只见他运笔之手随所写笔画的横提折转,而随心所欲。蒲信仁的身旁,一柄秀气精致的宝剑置于桌上。在后面两侧的墙壁上,各是一排字体大小各异的书作。

蒲信义抬眼瞧见来了两位年轻人,停笔起身问蒲信义道:“怎么来了一对年轻人?”

两人见老者精神镌烁、目光如电,大有超尘脱凡的仙道圣僧气度,梅庆书赶紧答道:“我们从凤凰山下来,路经这里,来讨杯水喝。”

蒲信仁又问道:“衣上的血迹尚在……”

梅庆书又道:“我们与清兵作战,现在正被一队清兵追杀,在您家填饱肚子就走。”

蒲信仁道:“少年英雄,能杀敌报国,真是可喜可贺。”

蒲信义端上茶水糕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