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一天一百,勇闯北宋 > 第一百章:盐井

第一百章:盐井(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一天一百,勇闯北宋第一百章:盐井

李道元准备用的是“冲击式凿井法”。

具体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搭建一个省力杠杆,让几人用体重抬起一根铁棒或者锥子,用下落的冲击力来击破岩层。

等到了合适的深度之后,再往里面灌水,出现盐卤水便算是大功告成。

大名鼎鼎的自贡盐井,便是使用的这个方法。

这样打出的盐井,十分狭窄,一口井也最多十厘米宽而已,省时省力。

卤水的提取也很是简单,一根中通的竹筒即可。

筒底安装有活动阀门,需要取卤水时将竹筒深入到井中,在水的压力下,卤水顶开阀门进入筒内。

提取的时候,卤水因为压力会让阀门紧闭,从而不渗漏卤水。

最后再用杠杆将竹筒提取上来收集便可。

现场。

仅仅是半天,工匠们便搭建好了各种器械,开始凿井。

现场一片劈里啪啦,引得一些村的村民都围过来观看,指指点点,不过也不敢靠近。

丘陵地带没有大块平地,因此基本上选择煮盐法。

煮盐需要燃料,古代人一般选择木头。

但砍柴和晾晒保存等,都需要相当的壮劳力参与,不划算。

更何况煮盐需要的燃料可不是一点半点的。

环视一周,李道元就能看见周围数百米都是光秃秃的,别说树木了,就连灌木都没有。

这是因为当初驻扎在这里的盐工,将这里的木头就近全部砍伐。

若是真的将木头当作燃料的话,恐怕不过几年,这附近的山头都得是光秃秃的了。

“可惜没有天然气,只能用煤炭煮盐了。”

李道元舔了舔嘴唇,有些遗憾。

中国古代,早在秦代就有使用天然气的记录,当时称之为“火井”。

《天工开物》之中有记载: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凡川、滇盐井逃课掩盖至易,不可穷诘。”

描述的就是当时人们开凿盐井,从而发现天然气的场景。

后来人们经常使用火井中的天然气当作燃料煮盐,甚至有的时候可以用竹子当作管道,将卤水传送到二十多里外的火井旁煮盐,十分壮观。

若是有火井的话,李道元倒是可以节省下一大笔开支。

现如今只能用煤炭了。

“钱山,这附近有火井吗?”李道元抱着一丝希望问道。

“火井?那是什么?”钱山显然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

李道元决定不能用这种方式问问题,思考了片刻,用他听得懂的方法说道:“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奇怪的瘴气之类的,就是那种田地和草木大范围枯萎、并且一走进其中,人就会无缘无故死去?”

钱山沉吟片刻,突然想起了什么,道:“我倒是听说过一件怪事。”

在钱山的讲述中。

有一件发生在几年的事情。

当时,吴家村周边,有人想要在某个山梁上挖渠。

谁知挖着挖着路上遇到了一块巨石。

没办法,只能请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巨石挪移开。

谁知巨石刚刚打开,一股怪味从中飘出,底下露出一个大洞。

当地经常有这些溶洞出现,因此大部分人也没多想,就这么过去了。

谁知,不过两三天,这大洞附近的庄稼和草木都枯萎了,一些在地里劳作的人也都无声无息死去。

引起了相当的恐慌。

尽管官府的人来说是瘴气所至,草草了事,但当地村民却是认为有邪祟作乱。

当即请了一块碑,将那大洞堵上,周围也不再种植庄稼。

从此才相安无事。

听到钱山的描述,李道元顿时眼睛一亮。

“怪味,致死,地底洞穴,这不就是天然气吗?”

“运气这么好,附近真的有天然气洞?”

有了天然气,煮盐的成本会大幅降低,而大大增加煮盐的效率。

而且有了天然气之后,不仅仅是煮盐,其他需要燃料的地方,其效率都会突飞猛进。

面对这样优质的燃料,李道元自然不想错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