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赚钱的办法(下)(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1985之逆转人生第11章 赚钱的办法(下)
陇省,叶云峰所在的这个小县城,地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界处的一地绿州,昼夜温差大,日照足,种出来的西瓜又大又甜,远近闻名。
而除了西瓜,这里还有一种瓜叫做打瓜,这种瓜种植同西瓜一样,比较简单。只是,打瓜这个玩意儿虽然不挑地,沙地旱地甚至新开的荒地都可以种而且产量比西瓜大,但是,它没有西瓜好吃,它的瓜瓤吃起来发柔,没有西瓜那般脆爽。之所以还有人种它,完全是因为它的瓜子,那是人们唠嗑消闲时磨嘴的好物什,所以,在陇省这个小县城,它每年的种植面积不小。
改革开放,全国经济一盘棋,盘活了许多的东西,小县城中所产的黑瓜子就被盘活了,成了农民为数不多的经济来源。
82年以前,统购统销,农民吃不完的瓜子,全卖给了供销社。
83年,黑瓜子这个宝贝依靠个大籽圆的品质吸引了徽省的瓜子大王久老板,他的一个收购人员拿着样品寻到了这个沙漠小县,用高出供销社收购价3分钱的价格把县中一等品相的瓜子包揽一空。
从那之后,没见过钱的农民就在自己家所有的荒地上开始拼命的种打瓜,挖瓜子卖。
84年,虽然瓜子欠收,但是尝到甜头的久老板,依旧派了收购人员过来,一样大包大揽,把农民手中所有优等品瓜子,以高出供销社5分钱的价格包了圆。
85年,农民更加疯狂,除了留下定量交粮的任务和口粮地外,其它的地方全种了打瓜,他们盼着久老板再来,盼着能拿一小沓的十元大钞。
可惜,等到现在,打瓜都快要坏在地里了,久老板没来。
别人不知道久老板的人今年不会来,而且其后的许多年也不会来,他们还在满怀期望的等着人来了卖大钱,但是,叶云峰知道,他们再也等不来久老板。
久老板其后几年不派人来的原因很简单,让这个沙窝窝里看似淳朴的农民伤透了心。
83年,县里种打瓜多的农民直接从一个穷光蛋接过人家成沓的十元大团结变成了千元户,那一沓沓的大团结着实刺激着大家的神经。84年,种打瓜的农民在卖瓜子时,为了让他们手中的大团结多上几张,他们开始动起了心眼,往黑瓜子里掺土掺沙,掺无可掺,更有甚者,往黑瓜子里藏砖头。
久老板虽然人家创立的品牌叫傻子,但是人不傻,人家的收购员也不傻。掺沙掺土的瓜籽要除秤,除的还挺多,应该比掺进去的多,农民当然不愿意,但是,钱在别人的手里,不愿意就不收,要不然你就把瓜子里掺的沙土弄干净了再来卖。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农民为了不亏,只能把瓜子搬回家,用水洗干净沙土再卖。
凉水一洗瓜子干的太慢,一看就是湿的同样除秤多。为了把手中的瓜子尽快卖个好价钱换成大团结,农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无意中,他们发现用开水洗过之后,瓜子表面干的快,除秤少,于是纷纷用开水洗,更有甚者,他们又打起了歪主意,直接拿开水给瓜子泡澡增重。
半干,除秤!农民为了拿到大团结他们认了,因为他们知道除的秤没有瓜子吸进去的开水多。
半干?多除点秤!收购人员以为己方占了便宜,除完秤乐呵呵的收下了瓜子。
一麻袋一麻袋的瓜子送上火车,又一车皮一车皮的从陇省发往徽省。
辛苦多日的收购人员返回徽省,他们没有得到老板的夸赞,反而收到了老板的怒火,欲哭无泪:前面运过去的一袋袋的瓜子,变成了肥料。
热水加上闷罐车,几千公里的路途上,就是一个造肥的过程。
尚幸84年县中瓜子欠收,优等品不多,要不然,久老板得破产。
沙窝窝里的农民成功的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亲手砸了自己的饭碗,久老板一生气再也没有派人踏足这个沙窝窝。
现在,叶云峰盯上了黑瓜子。
打瓜已熟,今年全县的种植面积加起来少说也有几万亩,而且那玩意亩产量还不低,按土地每亩三百到五百斤不等,总产量怕不是有数百万斤?优等品按三成算也有不少,如果自己过手,一斤赚一两分钱,轻松有一万元也能到手而且还不止。
农民要卖黑瓜子,久老板要买黑瓜子,这两方之间因为信任危机断了联系,现在,这不就自己的机会吗?
就自己所知,此时县里的这些黑瓜子,85年收获之后,因为无人收购,加上种的人多,供销社收购的价低,农民舍不得卖全放在了自己的家里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