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嫡母卖粮我囤货,天灾逃荒吃肉香 > 第13章 开药方

第13章 开药方(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嫡母卖粮我囤货,天灾逃荒吃肉香第13章 开药方

“你说‘大烨男儿多奇志,女子也可觅封侯’”

“还说‘云泥之别误苍生,刀斧劈开王谢门’”

“最后说‘空头儒生不可做,要做就做实操人’”

裴宴字正腔圆,提醒江枣昔日在他的探花宴上面提笔写下的诗句。

好诗。

既针砭了时弊,且通俗易懂,她不会作诗,虽说穿越者可以信手拈来一些大家之作,但她好像没遇到合适的场合一展身手。

江枣对原身有几分喟叹。

这样一个有犀利诗才的人,也有武力值,怎会没有过好她的一生。

“还请江家二小姐不吝赐教”裴宴拱手,态度十分诚恳。

江枣当然知道裴宴问的是什么。

百代皆行秦制,自桑弘扬写下天下雄文《盐铁论》开始,每个封建王朝都在寻找富国强兵之路,而税法则是这条道路宽阔与否的关键。

王朝伊始,天子普遍贤明,民众也多奋力建设家园,国家逐渐走上正轨,此时通常施行轻徭薄赋,老百姓的日子虽然清苦一些,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随着时间的发展,王朝建设各个方面需要投入物力人力和财力,赋税,徭役,兵役等等项目,也逐渐多起来。

有能力的天子任贤选能,使得税法得到平衡,保障王朝的整体运行。

相反,缺乏能力的君主,沉溺享乐,不思进取,往往会出现土地兼并、地方豪强割据、甚至流民起义等等困境。

每代有每代的不容易,拿大明来讲。

前期,拼了老命打下天下,一点也不敢懈怠。立即励精图治,与民休息,天子以身作则,以节约为美德,督促示范。

中期,君王普遍生于安乐富裕的环境,整体层面富裕了,在治理方面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人员杂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胶着困境。

人都有一张口,盘子大的门户人口更多。他吃肉,你喝汤,心里肯定不平衡。

但毕竟农业社会,资源有限,有明一代官僚俸禄出了名的低,天子能力有限,个别还惫懒懈怠,不理政事,政令不畅,地方到到上面一塌糊涂,越到中后期,硕鼠们的手伸的越长。

这不,压力全给到了老百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煤山的歪脖子树妥妥地成了历史见证。

人世代谢,百代兴替,历史长河之上的封建王朝似乎都躲不开周期律的咒语。

马车外,白雪皑皑,江枣眸光澄澈,在这个时空之外的蓝星,她生活的地方,那里的人们早已过上了百代以来老百姓期盼的好日子。

原身读过书,江枣也不费力气得知,她穿进来的大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王朝,天子号令天下,老百姓靠种地谋生,已有百年国祚。

而今的天子,刚刚登基,年龄不大,十九岁。

坊间传闻,这位少年天子想重振朝局,效仿建立大烨的高祖。

吃饭是头等大事,年轻的天子,世家的大臣,处于弱势的寒门,里头的文章就多了。

这位天子爱才惜才,未登基前,经常下到民间寻访有识之士,听说还到停鹤楼来过。

这么看,咏鹤评风靡大烨也不是偶然。

“江枣,你有没有听过‘庐阳圣庙案’?”裴宴打断思绪,忽然问了这么一句。

庐阳,江左一带的小县城。当年谢秋娘全家遭遇灭顶之灾,谢父认诛,为了保全几个未成年的儿子,恳求天子放还原籍,上意恩准,谢宅几个女眷这才保全下来仅有的血脉,回到了庐阳。

圣庙?庐阳当地文风巍然,孔谢两家是当地的大族,孔氏子弟在当地也颇有威望和家资,筹集资金建了庙宇,逢年过节祭祀供奉。

原身记忆里,谢秋娘还提及,圣庙隔壁有座石溪书院,由孔氏子弟和谢氏子弟共同筹建,百年以来,石溪书院为各地输出了不少人才。

原身外祖父谢荔仁出仕以前,曾任该书院的教习先生。

只听裴宴又道:“圣庙一案,其实也算不得多大的案子,庐陵府拿下带头闹事的几个孔家子弟,放还投献来的佃户土地便是,风波自然很快压下去。”

投献?

江枣听到关键信息,当即问裴宴道:“投献,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老百姓将手中田亩挂靠到大户名下,为了免除一定的徭役和赋税?”

“挂靠?”裴宴拧眉,旋即笑了笑,“江家二小姐,又自创了新鲜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