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书友喜事(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边缘人传第24章 书友喜事
他这个小区是个老旧小区,市里居民有钱的都买新区新房去了,这里住房多是腿脚不便的老人家,农村进城的人,平时,小区坝子里尽是些有气无力的七八十岁拄着拐杖的老人在一起,叹着气,晒太阳,大都奄奄一息似在坐以待毙,隔三差五小区里就传来死人的消息,道场锣鼓声、鞭炮声不断。主人公的新家是二手房,每个楼梯间二户,对门有些生锈的铁门上残留着一副春联,时间久而纸泛白,每次回来,都见对面大门关着,好像从来没人住。他去社区办理水电更名手续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对门邻居叫瞿达,夫妇二人无儿无女,七十多岁了,男的原来已经倒闭的曲宁酒厂的宣传委员。接着,几个同来办事的小区人员就和女工作人员聊起这位姓瞿的老人,说他老家就是长岭县的,也就是说,他还是主人公的老乡。瞿达以前在酒厂时负责宣传,还是厂里有名的书法家,不过曾有过不少经济方面的绯闻,有人认为他有贪污,但又说他是很清白的,因为他退休以来,生活从来就没有起色,现在又是民政救助的对象,各种谣传早就不攻自破。退休十来年,他夫妇二人从未走访邻居,也反感邻居串门,不去和小区老人们晒太阳聊天,小区里的人都很费解。他们的大门总是关着,只有一根闭路电视信号线把外界的信息给他们传输进去,偶尔,瞿达夫人蹒跚着上街买菜,买完菜后又迅速回家,关上门。有时他们三五天不出门,社区人员才去敲敲他们的门,是看二人是否出事。傅永谦听着社区工作员和小区居民的聊天内容,怀疑夫妇二人是因经济条件不好而自卑、因自卑而自绝于众的、同时患有老年孤独症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书法擅长的人会有经济问题。社区女工作员见他成了瞿达的新邻居,又是老乡,就对他说:“傅老师,没事你回家或出门,隔天把顺便就去敲敲他们的门吧,也是关心邻居和同乡。”
这种小事,倒也不好推托,何况说是同乡,又懂书法,也有点亲切感,他答应行。这天中午回家,他去敲门,敲了老半天,才听到里面传来慢腾腾的脚步声,脚步声来到门前,停止了,显然是主人正在从门洞里向外窥视。也许老眼昏花,不易看清的缘故,好一阵才开门,开了一扇,男主人伸出半个头来,傅永谦介绍自己,瞿达满脸疑惑地把他让进屋里。屋里窗户用深色布蒙着,光线暗淡,客厅也不敞亮,瞿达招呼他坐,在客厅门旁站立已久的瞿达夫人脸色紧张,给客人倒了盅茶,放在他旁边,又回到原位站着,望着他,好像贸然来访的客人会使她大难临头。瞿达在对面站着,也没有话说,目不转睛地望着客人的一举一动,充满着戒备,傅永谦感到很不自在,问:“二位老人家,我是你们的新邻居,你老家是长岭县的吗?”
“不是。”主人开口就否认,话中就有拒绝同陌生人聊天的意味。主人公不好再往下说,转而问:“目前每月能领到多少生活补助,日子过得还顺利吗?”
“不多,不多,不顺利,不,顺利。”瞿达忙回答。他的回答让傅永谦更找不到话说。傅永谦站了一阵,终于能看清楚了,在屋内随便走走,看看,二位老人的视线随着他移动而移动,两张脸上同时带着惊惧的神情。屋内陈设很简单,没有爱好书法的痕迹,老式组合柜上一支茶壶有些古典味,傅永谦拿在手里看看,瞿达夫人忙开口解释:“那是只茶壶,并不值钱。”
傅永谦没理会,将茶壶入回原处,又拿起旁边一个陶瓷观音,瞿达忙忙搭话:“那是观音像,更不值钱,朋友送的。”
傅永谦又拿起观音像旁边还插着香的香炉看,瞿达夫人又说:“那是香炉,专门烧香用的。”
角落的墙上贴有一个“寿”字,写得苍劲嶙峋,虽然日久风化,已经残缺,仍让人眼前一亮,他于是说:“老人家,听说你是有名的书法家嘛,特来拜访。”
“书法?不会,不会。”
傅永谦发现自己在主人眼里几乎成了劫匪,有点莫名其妙。他说:“二位老人何必信佛?你们可以出去散散步,练练太极拳,学习秧歌,有益健康。”
“那是,那是。”瞿达回答,口气中完全是希望傅永谦立即离开,好让灾难过去。傅永谦明白了二人的意图,只得起身告辞,夫妇二人如释重负地把他送到门口。待他刚跨出,立即将门关上。
十月份,庞仁荣书画协会成员中发生了两件喜事。
一是和李永茂有关,李永茂自从上回离婚后,赌气式的再没谈,甚至回避女人。除了工作,他也在外兼职做了另外两个绘画培训班的老师,以此搪塞时间。他家里却老在为他婚事张罗,请媒人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