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边缘人传 > 第19章 玄虚道人来访

第19章 玄虚道人来访(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边缘人传第19章 玄虚道人来访

完成了书法展,曾希洋的公司给了朱子颐书画研究协会转来一笔补助,一万五千元,扣开学生们的奖杯证书及奖品,评委们的辛苦费,工事费,水电费等,朱子颐书画研究协会作为承办单位,还有节余,节余达到四千元,这算赚的,也可以为以后开展活动有经济支撑。他也顺便给了曾希洋一个八百元的感谢红包,曾希洋收下了。

正存书法研究协会一直存在经济危机,完全靠几位老人那点不多的会费支撑,没开展啥真正的书画方面的活动,其他稍大的活动,只有靠几位老人主动承担,虽然他们的活动与书法实质关系不大,可又到了一年交会费的时间,庞仁荣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这么多年来,会费还是十元,没有上涨,他提出涨到五十,看大家有没有意见,其实五十来元谁也不缺,没人反对。主人公想到正存书法研究协会当初吸纳自己,是自己进入曲宁以来的“龙兴之处”,不能忘本,于是从朱子颐书画研究协会的经费中抽出五百元赞助他们,皆大欢喜。

周三,庞仁荣又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云台市著名草书大师张静祚,云游来到曲宁走亲访友,自己恰好见到他。张静祚早年曾做过道士,是以草书出名的,在曲宁访友,偶遇庞仁荣,因为都是书画圈的人,聊得非常投机,在庞仁荣的挽留下,张静祚在曲宁留下来逗留两日。而且庞仁荣为了后继有人,书道不孤,他前天还收了一个徒弟,是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冯虎,是庞仁荣的侄孙女婿。冯虎近年来爱上书法,已立志继承书法艺术,苦于无人指点,第一眼就对庞仁荣的书法和他取得的成就感到佩服,有意拜他为师,庞仁荣斟酌再三,才决定收下冯虎当关门弟子的。另外,他还引进了几位南郊诗歌协会的成员为正存书法研究协会会员。南郊诗歌协会是自发成立的,是只有四个爱好者的“迷你”协会。他们也因为人少冷清,想到诗书画同源,于是加入正存书法研究协会后,大家搞活动也热闹些。为了庆贺自己收了徒,和接纳诗歌协会成员,也让大家一睹草书大师张静祚风采,庞仁荣决定请大家聚一聚。

傅永谦忙向他祝贺收了徒弟,只是心里暗暗怀疑,庞仁荣那手字,尚在门口徘徊,就要收弟子,不是明摆着害人?真是奇闻!他倒是想看看这个年轻人是怎么样个倒霉而无知的爱好者?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同情,如果真是个爱好者,自己要不要救救他走出误区?可是,自己尚在受磨搓,被人搭救,又怎么救人?

庞仁荣的聚会安排在他家附近的东升茶楼,正存书法研究协会的成员们都到了,庞仁荣、金智云,黄琪、张汝吉、曾志福、杨介休,李永茂、傅永谦,郭皓,郭皓他依然是那副漫不经意的模样,捧着个茶杯,不紧不慢的呷着。草书家张静祚已经来到,他道袍装,老北京布鞋,戴着个墨镜,花白的头发后披,有如狮子状,脸上的胡须刮得干干净净,这个形象硬是把他同大伙甚至芸芸众生区别开来,辨识度特高。庞仁荣把他作了介绍,大家都分别和他握手,表示幸会。他分发了名片,从名片不得知,他的道号是“玄虚道人”,不仅是云台市草书家,而且是国家一级书法大师,还是“东南羲之笔法研究协会会长”、“张旭公云台研究协会会长”,另有几行小字注明其母是王羲之五十四代孙,而他的父亲,又是张旭第四十八代孙,也就是说他应该是王羲之第五十五代外孙,和张旭四十九代孙,他的书法就可能是集历史上这两位顶级书法家之长。张静祚还带了个助理,三十多岁,也姓张,同为修道之人。庞仁荣的徒弟冯虎是个胖个子,三十五六的样子,标准的西装革履,也是后披头,右手食指上带着枚大大的金戒指,形象油腻感十足,是商务成功人士派头。他自我介绍,原来是承包公路工程的,虽然从小爱好书法艺术,可长大后长期游离于文艺之外,是赚了些钱,现在已经对钱不太感兴趣了,所以想回归到传统文化中养生,毕竟钱是天下人的,也让别人赚赚,现在他还常做些善事,接济经济不太好的人。主人公不由得惊骇,据说一位姓马的年过半百的网商大咖足挣了数千亿资产,才找到“对钱不感兴趣”感觉,而他年纪青青就已经找到这种感觉了,难道此人也是资产上千亿级别的成功人士?原来自己还准备搭救他,简直是自作多情了。

“有人曾说,一个富豪人士的崛起,要挤占其他人的幸福,看来这句话正确率有限,冯虎老弟适可而止,富而为善,散财济人,与人分享自己的财富,是何等的胸怀和睿智。”金智云说。

“哈哈,我们协会就要沾光了。”张汝吉说。

确实,汪正成书画研究协会从此可能不再缺经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