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成功之路(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边缘人传第17章 成功之路
赵昌打来电话:“你没关注吗?我的网上拍卖情况,效果不错。”
这两天他忙于应付培训班遇到的麻烦,已没把赵昌的事当回事,不太相信他的操作。听完赵昌的电话,他忙打开网站,从网上看他的拍卖情况。自己给他的五幅作品,都被几个不知名的拍客“拍”到了十万以上,最高的一幅《水调歌头.中秋》三十万。他看得浑身不自在,怀疑全天下的人都在嘲笑自己亲自参与做假,尤其是赵昌手下人员用软件PS的一张图,用两个美女捧着自己的一幅作品,而自己被“穿”上唐装,站在中间,因为PS时角度的问题,或者说是技术的问题,其中一位美女像靠在自己怀中的样子,而自己正目视前方的表情,涉嫌坐怀不乱了,感到难堪,当初不该和赵昌有瓜葛!前段时间的野心熄下去了,他怔怔的看着,半晌,给赵昌打电话说:“我如坐针毡,这究竟能成吗?”
“咦,事情已进行到了这步,你怎么还这样想?不是成功人士的思维,立马放弃!接下来还要联系记者给你写几篇文章,描述拍卖的盛况,你有熟悉的记者吗?”
主人公被推着往前走,他勉强说:“我认识几个,都是市内的,比如周逸。”
“你的命运之舟开始启航了,靠周逸他们操桨不行,他们只能在市县这个小水潭里折腾。我们至少要在省级书画刊物上发表,影响才大,有人在专门做这事,我届时给你推荐一个人,他省书画刊物的记者,一支好笔,你去找他联系,要亲自去找,让他帮你写发表几篇,效果好些。费用每篇一千五百元左右,这个费用就你认可的三千里面来出,你可直接给他,此时不能退缩.......你要随时配合我,噢,你有唐装没有,没的话,我这儿恰有一套,你拿去用就是,要你出面的时候,立即穿上。”
他说着从后室取来一套唐装,塞到主人公手上。主人公现在只想认认真真把培训班办好,因为起步不错。赵昌说:“你办培训班的话,也要有好的宣传啊,咱们这些网上拍卖截图,你就可以拿来用,再加上记者的文章,挂在你的培训班上,怕也是别人想得也得不来的荣誉,是不是?曲宁书画培训市场蛋糕只有这么大,培训机构怕有十多二十家,你要想比其他培训班份额切得多点,就这么走,听我的,没错。”
主人公虽然忐忑不安,又不得不相信他说的是事实,可仍然没有勇气把拍卖的截图拿来做广告宣传。第二周,刚好赵昌推荐的省书画报刊记者有事来到曲宁,记者名叫杨必,是专门在书画圈为人写评论的,曾经大红大火的醉书家赖勉就是他的团队操作护航的。前不久赖免在各地办个人书法巡回展,并在展览中展示他首次临贴的真书作品,意在回应有人质疑赖勉只会写草书的疑问,杨必的团队为他专门写了几篇文章《赖勉真书中的创新意识》、《赖勉谈临帖与创新》、《一个守住书法灵魂的人》,指出他是继承古人而不囿于古人,在真书中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又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和讨论。这个杨必,他偶尔单独出来单独行动,收费也不高,但能请动他,也是很面子的事。
“这个人不仅擅长捧,更擅长骂,甚至可以说他是以骂成名发迹的。”
“骂什么?”主人公不知所云。
“骂,是抄捷径成名的做法。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人,都有爱看别人挨骂、爱看别人受挫的习惯,挨骂也会成为关注的中心。至于怎么骂,当然是一门艺术,没有他不可骂的书法家,怎么骂呢?比如,你是鲨鱼,他可以说你屙不出麝香;他是麝鹿,他可以说你长不出凤尾;你是鹦鹉,他可以说你产不出牛黄,懂吗? 总之没有他期望的结果,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云云……”
主人公听罢点点头,想到自己人生起点低,现已没有其他可靠的名人人脉,要想大成功,此步不可或缺,恐怕得继续信信赵昌,于是按着赵昌的安排去见杨必。杨必临时来曲宁,住在临河商务宾馆,主人公按图索骥去宾馆见他。
杨必三十来岁,比主人公略大,内陷的眼睛嵌在少肉的的脸上,两道疏眉像中毒的毛毛虫,呈八字形从眉心往外无力地趴着,眼角暗藏着几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诡诈与尖酸,让人油然而生提防心;凝固的、没落表情,好像早已看到了世界的末日不可更改而恢心绝望之极;鼻子很小,似乎根本不是他的,而是谁从某个小孩那儿偷来贴到他脸上的;下巴很窄,乍眼一看像缺点什么。这副难登大雅之堂的长相,让人难免怀疑老天造人有时也随意。杨必在本省书法圈内,也是小有名气的,他出名倒不是他的字写得有多好,而是最初确实是通过骂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