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贞观狂儒 > 第十七章 卖诗鬻文

第十七章 卖诗鬻文(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贞观狂儒第十七章 卖诗鬻文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长安,两千年历史最辉煌的古都,一个最强盛朝代的都城。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雄城,如今与大唐通商建交的异国和地区多达三百多个,真正意义上的“万邦来朝”。

李素和王家兄弟下了牛车,怀着兴奋的心情,从西面的延平门慢慢走进城。

走过十余丈的城门甬道,仿佛瞬间走进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古城的繁华和沧桑,夹杂着各种喧嚣叫卖声扑面而来。

三兄弟进城后颇显拘谨,标准的乡下人进城的模样,王家兄弟是因为自卑,毕竟又丑又穷的他们……怕挨打?

李素则是因为敬畏。

长安古都啊,两千多年来朝代更迭,这座历史最雄伟的古城只有在大唐时才焕发出它最年轻最繁华的模样。

李素一边走一边思考怎样展开业务,王家兄弟则好奇的四处打量。

路上拦住一位行人,向他请教了铁匠铺怎么走,行人很热心的指了路。

一路行去又问了几位路人,三人终于找到了铁匠铺。

拿出早已画好的活字印刷制版图,铁匠琢磨了半天,摇头说做不了,不仅缺材料,也缺雕工师傅。

李素早有心理准备,材料确实不太容易凑齐,活字印刷需要的是铅和锡,而这些东西据说只有宗圣宫才能买到,而且铁匠铺里也找不出雕刻师傅。

而且几千个小铅块可是个大工程,少于两贯钱铁匠师父根本不干。

有钱才能办事,李素和王家兄弟只好四处闲逛,寻找机会。

此时王家兄弟终于也知道李素进城的目的,二人不由有些不解。

“卖诗?好好的为何卖诗?”

“当然是因为缺钱。”

王家兄弟不说话了,虽然诗对于他们来说是高不可攀的学问,但是相对来说钱更重要。

铁匠铺不远处有一个面摊,李素经过时不经意一瞥,眼睛迅速地亮了起来。

面摊的桌子旁坐着一位绫罗锦丝的壮汉,正埋头啃着胡饼。

李素笑了,生意来了。

几步走到壮汉前,李素朝壮汉拱手:“兄台请了。”

壮汉抬头,李素这才看清了他的相貌,和王桩一样,这家伙皮肤黝黑,一脸横肉,丑得很有特色。

王家兄弟也看清了这位壮汉的模样,三人对视良久,皆露出惺惺相惜的表情。

“啥事?”壮汉瓮声瓮气的说道。

李素绕过寒暄闲聊,直奔主题:“兄台认字么?”

“认得不多,咋了?”

大致估摸了一下壮汉的外形,嗯,应该是豪放派的,丑人一般都只能走这个路线。

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李素左翻右翻,从里面挑拣了一首出来,递给壮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壮汉念了一遍,两眼忽然放光,猛地一锤桌子,喝道:“这诗好,念着提气儿,小子,谁作的?”

“无主之物。”李素淡笑。

“无主?”壮汉楞了,满头雾水地看着他。

“兄台衣着华丽,必是富家子弟,不缺钱吧?”李素殷切地看着他。

“……不缺。”壮汉的神情似乎多了一丝好笑。

“两贯钱就可署兄台知名,此外在下对天发誓绝不外泄……”

“两贯钱?”壮汉拧眉沉吟,似乎有点心动了。

李素见状大喜,终于遇到了一个斯文败类。

人生难得一知己,现在终于看到有个家伙的道德底线跟自己不相上下,令李素不由地老怀欣慰。

壮汉的眼神越来越明亮,直勾勾的盯着李素的怀里的书稿。

“刚才见你掏出那么多,你到底有多少诗作?”壮汉斜眼瞥着他。

李素愈发热情了起来,这是个大客户啊。

“诗作有很多,你自己挑,只要合适兄台尽管拿走。”李素从怀里把所有的货都掏了出来。

壮汉果然挑了起来,看完后点点头,赞道:“好货色!”

李素喜欢这句话,它很专业,手上的不是诗,而是货,大家谈的也不是文学诗作,而是生意。

统一了认识,彼此沟通起来就快捷多了。

壮汉挑了四首诗,也没怎么看内容,挑的全是七言绝句,连连道:“这几个好,字多,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