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朱元璋流落荒岛 > 第15章 朱英的治水良策,道衍给出的选择

第15章 朱英的治水良策,道衍给出的选择(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明:开局朱元璋流落荒岛第15章 朱英的治水良策,道衍给出的选择

原来,如今时值五月。

江南之地出现了一些水患,有的地方,水位开始上涨,汛期出现。

地方上的官员和藩王便请求朝廷支援。

说白了。

就是赈灾。

这江南之地一直都是中原的粮仓。

朱元璋之所以把应天府当做是京师,就是因为这里处于江南,可以随时监管粮食。

在这个时代,粮食是百姓生存之基,也是大明江山社稷稳定之本。

工部尚书泰逵的奏折,言明了各地汛期的基本情况。

其中,以黄河中游最为险峻。

朱元璋立国之后,非常重视农桑和水利,是一位完完全全站在百姓这一边的帝王。

这或许是因为朱元璋的出身也是一个穷苦百姓。

所以在成为帝王之后,一直倡导勤俭节约、严惩贪官污吏,轻徭薄赋、与民同休。

“叮,触发选择任务。”

“选择任务一:建言献策,缓解水患。(奖励:水泥锻造之法。)”

“选择任务二:胡言乱语、纸上谈兵。(奖励:朱元璋的组合拳。)”

系统很及时地发布了任务。

朱英很自然地选择了任务一。

“老爷子,我读过不少书,纵观中原几千年的历史,这两河的水患一直都是王朝之痛。”

“轻则流民无数、各地混乱频繁。”

“重则叛军突起,推翻了王朝。”

朱英侃侃而谈。

不管是在大明还是在现代,水患也一直都是能让百姓损失惨重的天灾。

水患是不可能完全防御,彻底根治。

毕竟天灾也不是人可以控制,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个地方出现大暴雨,江南之地出现强降雨,这是控制不了的。

不过,控制不了老天爷的强降雨,却能够最大程度减轻水灾带来的影响。

北岸筑堤、南岸分流。

筑堤束水,以水攻沙。

这是朱英在前世的论坛上看到过的言论。

而朱元璋听完,觉得大有可为。

“好呀,咱大孙就是厉害。”

“没有想到,对于治水还有如此高见。”

“这样,你现在就写出一个治水章程出来,咱让泰逵按照你的这个治水章程,去防御江南的水患!”

朱元璋本来也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没有想到,朱英竟然真的懂得治水之策,还说出不少高见,让朱元璋开心不已。

朱英满口答应道:“好咧!”

朱元璋一边批改奏折,朱英一边写着治水良策。

期间,也有几位大臣前来觐见,得了朱元璋的指令,去解决一些问题。

见到在旁边奋笔疾书的皇太孙朱英,心下不禁好奇,太孙这是在些什么?

他们也听闻,这位皇太孙能文能武,还是天生神力、非同寻常。

不仅仅造出精盐,让大明那些能看却不能吃的盐矿得以利用,还带来不少高产农物种子,听说,这些种子现在就放在皇庄,等待耕种之时,就会种下去。

总之,关于这位皇太孙的传闻,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神乎。

过了一会儿。

朱英根据脑海中的记忆,写出来治水良策。

从泄洪到防汛、从赈灾到防疫,以及灾后重建,都写的清清楚楚。

“老爷子,写好了,您过过眼。”朱英捶了捶背,揉了揉手腕。

好在他得了系统的新手礼包,里面有一个毛笔字技能,正宗的张志和楷书笔法。

朱元璋看了,便觉这字体苍劲有力,乃是一手好字。

“老天爷给了咱一个好大孙啊!”

仅仅是这一手字,怕是就能够得到不少文官们的支持。

再看内容。

更是惊叹不已。

“来人,传泰逵!”

朱元璋放下折子,拍着朱英的肩膀,说道:“好大孙,你给了咱一个大大的惊喜,此番之功劳,又是在于千秋。”

“有了这治水之策,此后,大明将不再受水患之影响,江南之地的百姓们,也能保住他们的粮食和家园。”

“不错,当真是不错。”

朱元璋觉得自己当机立断促成朱英成为皇太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策。

大明如今四海升平,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