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梦中人雾与城 > 第33章 第三十六集

第33章 第三十六集(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梦中人雾与城第33章 第三十六集

三十六

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重庆的先民们逐水而居。

时至汉代,解放碑周边都极为的荒凉,野草中,遍布着各式各样的坟茔。

公元前316年,巴蜀相争,秦惠王趁机吞并。之后,张仪在朝天门一带建有土城,名为“江州”,也称“仪城”。

南宋时期,蒙古南侵,彭大雅据半岛而筑城墙,为明代修建石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洪武四年,戴鼎又在余玠的基础之上,因旧址而砌石城。城门九开八闭,象征“九宫八卦”,扩大了重庆城的面积,也奠定了近代重庆城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不断地提高,城内的人口随之增加。城区,逐渐向渝中半岛的腹地延展,这才有了上、下半城之说。

……

公元1751年,也就是清乾隆十六年,四十八岁的王尔鉴,从山东,被贬至了重庆府,任巴县知县。此时的他,并不知道,此后的历史,自己将与重庆,这座英雄的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到任之后,已近天命之年的王尔鉴,耗费了近十年的时间,主持编修了十七卷的《巴县志》。

乾隆《巴县志》,详细地记载了巴县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成为了研究重庆历史文化,最为权威的方志著作。

在编修《巴县志》的岁月里,王尔鉴不单专注于文献史籍,他还亲自踏勘过巴县境内的风景名胜。

重庆,作为著名的山水之城,拥有两江四岸之秀丽,与巴山形胜之雄奇。

面对如此美景,王尔鉴都一一地亲身去探访。他在山水之间仔细地观赏,反复地揣摩,不放过任何一处璇霄丹阙。

喜好山水的他,常常流连忘返,兴之所至,即开口吟诗。

勤耕不辍中,他在为风景名胜赋诗著文的同时,还对重庆城的山山水水,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统计。

经过考量,他在明代原有“巴渝八景”的基础之上,又重新拟定了“巴渝十二景”。

分别为:金碧流香,洪崖滴翠,龙门皓月,桶井峡猿,字水宵灯,黄葛晚渡,海棠烟雨,缙岭云霞,云篆风清,华蓥雪霁,佛图夜雨和歌乐灵音。

十二景中的每一景,王尔鉴都为其撰诗一首,并收录于乾隆《巴县志》中。

这些景致,有的沧海桑田,有的秀美如初。

每当大家,读起王尔鉴的文字时,其引人入胜,都使得今天的人儿们,依旧浮想联翩。

……

时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重庆开埠,西方殖民者和近代工业,打通了险峻的航道。

下半城,因金融和商业,而逐渐繁荣了起来。

抗战时期,重庆又临危受命,成为了民国政府的陪都。继而,大量的资本涌入,一度成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引得各路名流,云集于此。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市人口继续攀升。上清寺,成为了行政中心,解放碑,成为了商业中心,而下半城,则随之而没落。

……

李平安的记忆之中,他沿着通远门一路往下,来到了临江门。

听他的爷爷李永祥讲,这里,曾经有一座宝塔型的建筑,名为“魁星楼”,又叫“魁星阁”。

魁星楼,始建于清雍正三年,楼内供有魁星像。这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身上有北斗七星图像,头上,还有两只犄角。他左手持墨斗,右手握朱笔,左脚后踢,右脚踩着一只大鳌,意为“独占鳌头”。

又有人说,魁星即为“钟馗”,寓意为:“拜请钟馗,中榜得魁。”

楼如其名,每逢七月初七,或有本地读书人金榜题名时,便会奉上香烛,摆上香花、香茶和水果,以拜之。

……

李平安的思绪中,他沿着邹容路而下,左边,是国泰大剧院,右边,是重百商场,再往前一点,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解放碑了。

解放碑,筹建于1940年,3月12日。这一天,是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

一年多以后,它落成于1941年,12月30日,高七丈七尺,象征“七七”抗战。国民政府命名为“精神堡垒”,意指坚决抗战到底的精神丰碑。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大轰炸中残存的碑体,进行了重新的修缮和翻新。继而,又有了刘伯承元帅的题词,更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

现而今,解放碑,早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