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流言蜚语(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驸马风流第11章 流言蜚语
“不可能啊!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瞒得过父皇?”
宁国公主的小嘴张得老大,斩钉截铁道。
朱樉亦是不解道:“这等大事,即便是真的,又怎可能是你能知晓的?”
“因为本来就是我编的。”唐毅随手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啧舌道。
及至此时,宁国公主跟朱樉才回过神来,异口同声道:“栽赃?”
“可以这么说吧。”
兄妹二人一阵沉默。
梅殷为人处事周全,栽赃也就成了唯一的办法。
但既然要栽赃,最起码要拿一个高明些的法子出来。
唐毅这个法子,不说是滴水不漏吧,至少也能跟筛子比一比了。
梅思祖的那几个兄弟死在张士诚手中,举世皆知。
“唐毅,你也太儿戏了吧?”宁国公主蹙眉道。
唐毅却是捡起一块银子,摩挲着开口道:“栽赃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滴水不漏吗?”
“不是。”
“栽赃只要做到让人百口莫辩就够了,即便是再蹩脚的栽赃,只要是不能自证清白,不管真相如何,总有大把的人去信。”
连张士诚都已然死了十几年了。
这种流言,梅殷想要拿出压倒性的证据自证清白,谈何容易。
语罢,唐毅不再开口,而是小心翼翼的收起了银子。
…………………………
当天下午,金陵城中便凭空多出了一则流言。
梅氏叔侄不仅拿父兄的命换了权势,甚至还分了幺叔辛苦攒下的家业。
这不过是故事最初的版本而已。
很快一切便逐渐朝着更加离谱的方向一骑绝尘。
有人说梅殷的生父压根就没死,只是隐姓埋名藏起来罢了。
梅家的万贯家财都是梅殷的生父躲在暗处经营。
朝中本就文武不睦,朝中的文臣焉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侍御史蜂拥而起,就好似是闻着味的苍蝇一般围了上来。
劾疏如同雪片一般送入中书省,而后全都涌入了乾清宫。
仅仅一个上午之后。
一个小太监便带着圣旨来到了汝宁侯府,而在小太监的面前,跪着一个年轻人,在年轻人官袍胸前正中的位置绣着一只白鹇,标准的从五品文官。
“梅学台,这段日子您就该怎么办差怎么办差,那么些先生,还有皇爷,定能还您清白的。”
旨意无非就是朱元璋宽慰了几句梅殷,教梅殷好生办差。
梅殷本是山东学政,被朱元璋选做驸马后这才调回京师。
只是刚一回到金陵就听到京师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消息,给梅殷添了些堵。
“梅学台?”小太监又唤了两声。
梅殷这才回过神来。
“哦,好,劳烦小公公了。”梅殷朝着那小太监一拱手。
旋即便从手中掏出了一锭小银锭。
看到银锭的那一刻,那小太监赶忙告饶道:“梅学台,这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再说了奴婢人微言轻的,无功不受禄……”
“小公公说笑了,这就是给公公吃茶的银子,就当是我请公公吃饭了。”
见梅殷这么说,那小太监的表情这才逐渐松弛了下来。
“学台放心,这流言连奴婢这等人都不信,您将心放在肚子里便是了,奴婢告退了。”
说罢,那小太监便离开了侯府。
宣旨的太监走后,梅殷登时便变了一副嘴脸。
“这到底是哪来的贼人编排我叔侄!”
侯府上下的家奴跪倒一片。
“侄少爷,这也是昨日小的们才听到这传言,许是有人妒忌侄少爷被选做驸马,这才编排于侄少爷。”
梅殷的脸上闪过一抹阴狠。
“去查,一经查明,绝不轻饶!”
“另外,侯府附近这几户人,事后找个机会,让他们永远闭嘴。”
“喏。”
对于这个驸马,梅殷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
但这流言分明是要毁了梅殷辛苦二十年维持的人设。
梅家的发迹着实是不光彩,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难看。
毕竟当初卖老爹的时候,早已贵为义军元帅的梅思祖压根就不是走投无路。
卖兄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