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斗心记 > 第3章

第3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斗心记第3章

加上车夫称他“大人”,他是朝廷命官?

想起自己方才的失态,杨怀瑜自嘲地摇摇头。三年前,萍水相逢的那人已是病入膏肓,如今或许早不在人世了。

单凭一个相似的背影,她怎么就莫名其妙地联想到那人身上。

马车渐渐慢了,路面开始颠簸起来。采薇掀起窗帘瞅了瞅,说了句,“姑娘当心,要上山了”,又向外看去。

采芹揶揄道:“东张西望什么,不是在找刚才的马车吧?”

采薇一把甩开帘子,抵赖不认,“看看风景而已,找什么马车。”

盛京许多官员在落枫山脚建有别院,那辆马车又是往这个方向走,不怪采薇如此做,采芹如此想。

杨怀瑜淡淡道:“若见到那马车,月影会告诉我们。”话说完,她愣了一下,难不成自己也惦记着想再见那公子?

马车经过观枫寺并未进入,而是拐了个弯,停在寺后。寺后一座青砖小院,白灰墙,黑漆门,墙头爬了半架蔷薇,有数竿翠竹杂在其中,正合它的名字——青竹院。

一位鹤发童颜的灰衣老者正毕恭毕敬地立在洞开的大门旁,“姑娘请。”

杨怀瑜在门口顿了顿,深吸了口气。

无论如何,已经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灰衣老者引着杨怀瑜走到偏厅门口止住了脚步。

厅内静悄悄的。

杨怀瑜推门而入,只见小小的两间,黑漆落地柱,青石铺地,中堂挂着观音拈花图,两侧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的紫黑色泥金云龙笺对联。黑漆长案上置了一个双环耳镂空雕花青瓷香炉,香炉左右各放着两碟时令蔬果。

有个白衣男子正虔诚地拜着观音。

完全不是想像中的场面。

杨怀瑜正疑惑着,丰宜已经起身,专注地打量了她一会,唇角缓缓弯起,“杨家换了厨子还是缺银子?”

这么久不见,第一句话竟是这个。

杨怀瑜不禁一笑,款款行至长案前,上了三柱香。丰宜已走到黑漆方桌旁,倒了一盏茶,三口两口喝了个干净,又倒一盏,放于鼻端,吸一口气,赞叹不已,“到底山上的水好,同样的武夷茶尝起来格外香。”

杨怀瑜失笑,方才已喝了一杯,难道没尝到滋味,非得闻了才觉得香。

看到她的笑容,丰宜懒洋洋地从怀里掏出个檀香木匣子,扔在桌上,“本来该有个正式的仪式,可姑娘已经发过誓了,再重复也没什么意思。索性就免了。”

匣子是正方形的,涂黑漆描着金。

杨怀瑜犹豫着不肯拿。

丰宜就笑:“怎么,姑娘嫌不隆重?”

杨怀瑜嗔他一眼,拿过匣子。不过一寸见方的匣子,掂在手里却是山一般沉重。打开来,只见大红金丝底绒托着一枚白玉印章,印章上刻着“枫霜”两个篆字——是枫霜阁的信物。

丰宜长身一揖,“属下丰宜见过阁主!”

从今而后,她就是枫霜阁的阁主了。

从今日起,销声匿迹长达十五年的枫霜阁要重出江湖了。

杨怀瑜端详一番,慎重地收了起来。

丰宜也正了脸色,轻轻打开手边的蓝色绸包,里面是一本簿子和一个纸匣子。

方才对待枫霜阁的大印如此轻率,如今却又这样郑重其事。杨怀瑜不免有些腹诽。

丰宜了然地笑,“一百二十一家店铺,有十九家关了门,十二家换了掌柜,七家想脱籍,剩下八十三家忠诚可靠的愿意继续跟随姑娘。”边说边翻开簿子,指点着,“这是十八家客栈,这是十八家当铺,还有绸缎庄、书画斋、点心铺子等尽数写在这里了。”

上面写的很清楚,铺子的名号,位置,掌柜的姓名,一项一项地列着。杨怀瑜点点头,“一切还是按照姨娘的安排吧,总管之职仍由你们四人担任。镜叔还是负责惜福院……从今日起以前的联络凭记全都废止,这两日我们商量新的联络方式。”

丰宜应着,打开匣子,里面是些银票,“这是卖铺子的钱,合不来的,胆小怕事的,我把地契拿了出来,连铺面带货品,价高者得。”

“如此甚好。”杨怀瑜极为赞成。这样,留下的都是忠心耿耿的,尽可以放心地用。

“郾城那边的事我听说了,姑娘是什么想法?”丰宜啜口茶,视线凝在杨怀瑜的脸上。

面前之人剑眉星目,一路风霜遮掩不了沉稳内敛的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