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章 拱圣军(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宁风云记第 七章 拱圣军
大宁地处大崇王朝的西北大陆,北接万里鲸海与北陆隔海相望,西线全线对接西陆的岐国蛮子,南接陈国,向东隔着镇阳关和大崇中央皇室控制的关中道接壤,东南则是十三镇诸侯中最弱的东陵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岐国没有发兵东征,宁国就会像一个被丢弃的孤儿一般被天下人所忘记。
关东和山南的百姓不会想起以一国为屏障替他们阻挡岐国大军的八百万宁人,只要没什么大事,列国乃至中央皇室也不会记起宁国,甚至他们对宁人的称呼也常用蛮子。
但最近短短一个半月,半个大崇王朝的诸侯国都被宁国吸引了目光。
吸引他们注意的正是宋昭发往列国的第一批蒸馏酒。
两个多月之前,工部在太京东城的蟠龙山上选了一处很隐蔽的地点,工部缮造司调集了五百多工匠,宋昭又下令让锦衣卫抽调了上千人前往帮忙营造,就这样,在蔡尚书亲自监工下,不到五天,一个基础版的简易生产基地就初步建造完成了,大批锦衣卫开始运送大量的生产工具和大批量的宁国本地前往蟠龙山的匠造司大院,蒸馏酒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大批量生产制造,过了一个多月,匠造司向新成立的国立酒业公司交付了第一批足足七百缸蒸馏酒,宋昭很高兴,亲自赐名太京酒。
在营销上宋昭更是积极,亲自将商务司郎中兼任大宁国立酒业公司总掌柜的于鹏霄叫到了王宫进行了销售安排。
宋昭下令,国立酒业公司将七百缸太京酒包装好后留下三百缸供给国内,其余四百缸由锦衣卫护送分批次向陈国,东陵国,帝都天启,楚国,赵国,徐国销售,都不往其他地方去,就直接往列国京城送去,至于为什么嘛,嘿嘿嘿,一来列国京城之中氏族巨贾不知凡几,这些人最有钱,消费潜力巨大,不割他们韭菜割谁的?二来嘛,那些锦衣卫去了就暂时不用回来了。
宋昭要的就是在列国京城直接打响太京酒的名气,只要在列国的京城站稳了脚跟,第二波扩张就可以往其他大城市去,有了风靡京城的噱头,其他城市就更好铺开了。其次,他相信,就这天下独一份的酒绝对可以引入大批列国商人,到时候那些商人到宁国行商必然可以促进民间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赵谦再推出他计划表中的其他商品,打响他要的宁国制造的名声。他将酒定名为太京也是要提高宁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至于最为关键的定价,饶是于鹏霄有过这酒绝对不便宜的心理准备也还是被宋昭吓了一跳。
一坛两斤的太京酒基础定价三十两。
路况差一些的国家如赵国楚国则卖的更贵。
起初于鹏霄觉得太贵了,可能不太好卖。
但当第一批银子拉回宁国后,直接让他闭了嘴。
过去这段时间,大宁国立酒业公司没日没夜地干,共发往列国太京酒一千六百缸,扣除成本,路上的损耗,还有在各国京城与代售商行的分成,及在各国京城租用店铺等等支出外,大宁国立酒业公司这一个月就给宋昭赚了足足八十多万两银子。
这可算是把宋昭乐坏了,等这第一种稻米酿造的太京酒再卖个一两月,他就开始推出第二款浓香型的大麦系列。
到时候把价格再定高一些,用这个系列打造贵族感和高级感,相信对于列国的权贵阶级来说,这将会是很大的诱惑。
而他最近在搞的盐也可以着手准备了,宋昭有预感,精盐一出,他再点燃其他科技树,大宁制造的牌子就可以立起来了,中原和江南的银子在未来几年更是会大批量流入大宁。
到时候他就开始准备筹建他大宁金融体系的第一步,开设大宁银行,储备足够的金银铜钱,为纸币的铺开做准备。
朝廷高层都知道商务司下属那个酒业公司赚了大钱,但他们之中最开心的莫过于户部尚书薛广岩,薛老头看着一车一车白花花的银子被锦衣卫送到户部,笑的胡子都在颤抖。
一旁的左右侍郎看的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户部有了大进项,担心则是怕尚书大人别一口气喘不上来直接两眼一闭了。
中书省和枢密院几位大佬这几日走路都感觉轻飘飘的,有钱的感觉可真是太快乐了。
太京城东拱圣军大本营前,此刻密密麻麻站满了兵士,数千红衣黑甲的拱圣军士兵正密密麻麻手持大戟,腰悬横刀立在大营前,拱圣军指挥使李孝通,拱圣军指挥同知孙洪招,拱圣军指挥同知长孙澈,拱圣军在籍的十三个都尉,二十二个校尉,五十个千户全都规规矩矩地站在李孝通身后,大营上方飘扬的是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