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九安一隅 > 第 43章 宣抚使

第 43章 宣抚使(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九安一隅第 43章 宣抚使

拓跋继迁被秦继歼灭后,其子拓跋德明审时度势选择归顺大宋。秦毅多次谏言道“党项族诡计多端,心狠手辣,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然真宗以为党项族感受大宋仁政仁德,真心归顺,不仅不采纳秦毅的建议,还特意加封拓跋德明藩王名号,赐国姓赵,想以此彰显大国仁德风范。

拓跋德明向大宋递交议和意向书到大宋同意羌族入京至今半年有余。

朝会

“羌族使团已经上路,众爱卿以为这宣抚使该派谁较为妥当。”皇帝稳坐龙椅沾沾自喜道。

“枢密使何在?可有人选?”皇帝威严道。

“陛下,枢密院事务繁多,实在抽不出合适的人选担任此职!”枢密使曹用见被点名,立刻站出来说出难处。

“诸位爱卿,有何建议?”皇帝思虑片刻,看向朝臣问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摇头后退,生怕被皇帝点名。

寇相环顾一周,无奈摇头,满朝文武尽无人敢担此重任。

“陛下,羌族朝贺乃是大事,事关两部和平,这宣抚使的人选应当慎之又慎。”寇相上前进言。

“那寇卿可有合适的人选?”皇帝和善的问道。

寇相回头环顾朝堂一圈,无奈摇头,位高权重者担任,恐助长羌族气焰,官职低微者,又会失了大国礼仪。满朝文武,居然无人能胜任。当今圣上,子嗣单薄且年幼,无力担此重任。最后他道“大理寺卿沈晏清可以胜任。”

“沈晏清?”皇帝琢磨后点点头。沈晏清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臣以为不妥,沈达人身居大理寺卿要职,掌管汴京维稳治安,不宜分心。”丁淮阻拦道。

“那丁相有何人选?”寇相不满道。

“陛下,臣以为镇戎军节度使秦毅可以胜任。”丁相狡黠一笑。

“秦毅?”皇帝开始犹豫。

“不可,陛下。众所周知,秦将军与那拓跋德明有杀父之仇,秦将军不适合担任此职。”寇相阻拦道。

“陛下,臣之所以推举秦将军,也是思虑再三。臣之所以推举秦将军,原因有三,”丁相轻蔑一笑继续进言。

“丁卿,你细细说来。”真宗饶有兴趣。

“回陛下,臣之所以推举秦将军,其一,秦将军久居边关,对边关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接待来使比我们这些一窍不通的人更为合适。”丁相环顾一周说出自己的观点。

众人纷纷觉得“说的有道理。”

寇相看着这群庸臣愤怒的摇摇头。

真宗也觉得丁淮说的有理。“丁卿,继续。”

“是,”丁淮双手执玉祉掬一礼继续道“其二,正如寇相所言,众所周知,秦将军与拓跋德明有不共戴天之仇,并且党项族乃手下败将,秦将军担此一职更能让羌族有所忌惮。其三,秦将军回京多时,一直赋闲,若能担此要职,也能突显陛下宽厚仁德,厚待武将。想必各位都有所耳闻,民间盛传大将军得胜归京反遭冷遇,各个义愤填膺,如此下去必定会引起民愤。秦毅担任迎接史一职,一举两得何不妙哉!”丁相义正言辞,好像真的是在为大宋考虑,为秦毅考虑。

“丁相言之有理,臣附议”枢密使曹用进言,

“臣附议”翰林学士钱惟附议。

“臣附议”

……

众人纷纷附和进言。

真宗见状,大势所趋,丁淮言之有理,于是顺水推舟下令道“命镇戎军节度使秦毅担任宣抚使一职,负责羌族使团一切事宜。”

“陛下圣明。”众人齐呼。

圣旨中午时分便到了秦府,秦毅正和苏九安,花半里坐在兰庭的凉亭里喝茶赏花。院子里的桃花开的正艳。

“圣旨到”雷允恭扯着公鸭嗓子报道。“秦毅接旨。”

“臣,接旨。”秦毅几人纷纷下跪以示恭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秦将军整顿边防,招降蕃族,谋略过人,功绩卓越。如今羌族来使有意归顺,我大宋仁德仁政,包容天下子民,特任命秦卿为我朝宣抚使,负责羌族使团入京一切事宜。钦此。”雷允恭一口气宣读完才停了下来。

“臣,接旨。”秦毅双手朝上,恭敬接旨。

“秦将军,圣上对此次羌族使团很重视,事关两部和平,秦将军可要多多费心了!”雷允恭叮嘱道。

“臣,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秦毅严肃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