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河中地区(1)(1/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再造汉明第925章 河中地区(1)
刘云龙介绍完呼罗珊地区后,又开始介绍河中地区。
查尔朱(Chardzhou)城北200多里就是乌兹别克人建立的布哈拉汗国的都城“布哈拉”(Bukhara),也称“不花剌”,在波斯语中是“幸福之城”的意思。布哈拉是一座由粟特人建造的历史古城,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波斯萨曼王朝曾将布哈拉作为都城。唐朝建立安西都护府后,布哈拉一带的很多粟特人来到中原经商、定居、从军,唐代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就是来自布哈拉地区的粟特人。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成吉思汗亲自占领布哈拉时,城市遭到严重破坏。洪武三年(1370年),帖木儿占领了布哈拉。弘治十七年(1504年),乌兹别克人占领了布哈拉,并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将都城从撒马尔罕迁至布哈拉,此后乌兹别克人建立的汗国就称为“布哈拉汗国”。布哈拉原先居住的主要是波斯人、塔吉克人,突厥人建立花拉子模后,城内就住了很多突厥人。蒙古人占领布哈拉后,城内的突厥人几乎被屠尽。乌兹别克人占领布哈拉后,因与波斯人是世仇,便将城内的大多数波斯人赶出了布哈拉,现在布哈拉城内居住的主要是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还有少量波斯人。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俄国人进攻阿斯特拉罕汗国,扶持了傀儡政权,二年后又吞并了阿斯特拉罕。阿斯特拉罕汗国的一位王子雅尔·穆罕默德不愿接受俄国人的统治,就带着儿子札尼来到布哈拉避难。布哈拉的伊斯坎德尔汗将女儿嫁给了札尼。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布哈拉汗皮尔·穆罕默德二世去世后,昔班尼家族绝嗣,汗位自然落到了伊斯坎德尔汗的女儿与女婿札尼所生的儿子巴基·穆罕默德手中。
巴基·穆罕默德继承汗位后,布哈拉汗国进入了阿斯特拉罕王朝时期。札尼曾与俄国人战斗过,知道俄国人的武器远比乌兹别克人的先进,就让儿子巴基与俄国签订协议,从俄罗斯大量引进火器。一个连母国都没管好的人,还认贼作父,与俄国人签订友好条约,他能管好布哈拉汗国吗?果然,由于札尼、巴基父子的无能,国内的乌兹别克人各氏族的割据势力日渐强大,王族内讧加剧,加之与波斯人的冲突不断,阿斯特拉罕王朝的第三代汗王伊玛目·库里于崇祯十五年(15si2年)去世后,布拉哈汗国终于爆发了内乱,继位的汗王纳迪尔·穆罕默德正在到处平叛。
从布哈拉溯泽拉夫尚河而上约500里,就是撒马尔罕城(Samarkand),它位于泽拉夫尚谷地东部,它的北部、东部是阿赖山脉的余脉tu厥斯坦山(Turkistan Range),南部是阿赖山脉的余脉泽拉夫尚山(Zeravshan Range)。泽拉夫尚河被当地塔吉克人称为“粟特河”(Sughd River),“泽拉夫尚”是波斯语,意思是“含金的”、“金色的”,因泽拉夫尚河的上游河床富含砂金,故波斯人称这条河为“泽拉夫尚河”,用我们的汉语可称为“金沙江”;同样的,“泽拉夫尚山”可称为“金山”。由于泽拉夫尚河谷两侧的山脉都能接收来自大西洋的水汽,所以泽拉夫尚河的水量很大,接近黄河的四分之一。巨大的水量给这块面积不大的谷地带来了盎然生机,农业开发程度不亚于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中亚其人口密度仅次于费尔干纳盆地,因此称“泽拉夫尚河谷”为“金色河谷”也当之无愧。不过,泽拉夫尚河并不汇入阿姆河,而是在布哈拉附近分散为若干支流,尾闾消失在布哈拉以南100里的卡拉库姆沙漠(Karakum Desert)中。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亚历山大大帝曾占领过撒马尔罕。汉代从我国河西走廊西迁的大月氏人曾在撒马尔罕地区停留过,张骞出使西域时,因泽拉夫尚河谷远比敦煌的荒凉草原有吸引力,因此大月氏人拒绝了张骞“联汉抗匈”、返回故土的建议。大月氏人正是在撒马尔罕地区积聚了力量后,征服了阿姆河以南地区,建立了“贵霜帝国”。花拉子模兴起后,撒马尔罕是花拉子模的新都。成吉思汗西征花拉子模时,撒马尔罕遭受了灭顶之灾,城内大多数建筑被毁。元代时,撒马尔罕地区有很多粟特商人来到中原经商,成了色目人之一,其中尕勒莽、阿合莽两兄弟带着百余族人来到陕西行都司,定居于积石山一带,成了“撒拉人”(今撒拉族),今天西宁、兰州地区流行的“兰州牛肉拉面”就是“撒拉人”带来的特色快餐。帖木儿占领撒马尔罕后,重建了撒马尔罕城,后来把都城从巴里黑迁到了撒马尔罕。帖木儿去世后被安葬在撒马尔罕,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