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蝗虫(2/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再造汉明第55章 蝗虫
抬起头,看着刚刚从昆山赶回来陈洪谧,说道:“我也刚刚从松江府赶回来。看来今年的旱灾是躲不过去了。”
陈洪谧说道:“我在昆山看到地上的蝗虫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尺30只,按蝗虫的繁殖规律,很快就能达到每平方尺60只、120只,7天后就能达到180只。如此下去,必成蝗灾。”
黄希宪说道:“我也注意到了。历来旱情过后就是蝗虫的高发季节,看来情况会越来越糟糕。我把情况一起禀报皇上吧。”
陈洪谧说道:“大人,我已通知各县停止挑水救稻,改为抢割杂草,停止各类豆物的输出,这样,牛马不至于饿死。”
“那人怎么办?没了秋收,人就没吃的了。”
“我们苏州府留存的钱两太少。我准备动员苏州境内的米商去湖广购粮。”
原来苏州、湖州是国家的粮仓,素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自苏杭地区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后,湖广地区(即湖南、湖北)成了国家的粮仓,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黄希宪说道:“嗯,不仅是你苏州府,我还要让松江府、常州府直接动用府银去湖广购粮。”
陈洪谧说道:“大人,嘉兴府、湖州府、杭州府估计也会想办法购粮,湖广的米价也会上涨,今年苏州的米价可能会超过历史记录了。”
“物以稀为贵。米价上涨是必然的,只能尽你我所能了。”
“看来那个刘木匠真是个奇人。”
“哪个刘木匠?是那个做机器的刘木匠吗?”
“是的,大人。清明过后他说今年要有旱灾、蝗灾,让周边的十几个村都种了蚕豆、黄豆、土豆、玉米,一颗稻都没种。只有他们躲过了这次旱灾。”
“怪不得前段时间我路过横塘,看他们的地里种的都是土豆、黄豆,我在想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他预计到今年要有旱灾的。”
“如此看来,他不仅懂机器,还懂天象。”
“他真是个奇人。可惜他不是书生,否则堪当大用。”
陈洪谧说道:“大人,今年的秋税......?”
黄希宪说的:“我正在拟奏折,明天就送往京城,就是不知道皇上能不能恩准减免今年的秋赋。”
刘万禄搬新家的时间到了。村里来了不少人帮忙搬家具。
刘万禄问父亲,要不要跟他一起搬城里去住?
刘大富说,在乡下住习惯了,还是住在乡下好。其实爷爷是不想坏了几千年传下来的规矩,总以为小儿子最后一个结婚,就该按习俗跟着小儿子一起住。
在刘云龙妈妈的坚持下,刘云龙在盘门东大街的新屋里放了3台细线机,水车浜老屋里的9台细线机仍留在原地,由堂嫂刘和美管理。9台拉细机,一年可有1800两银子的收入,刘云龙的妈妈可不舍得废弃。
刘云龙给母亲请了2个女佣人,一个姓吴,一个姓金。都是40岁,本地人。吴妈、金妈在新屋里按刘云龙母亲的要求,吩咐着把搬来的家具一件件放好。
搬好家的第二天,刘云龙就贴出广告,说准备办一所私塾,特招收文化程度为社学、义学以上的学子40人,也招聘教师若干名,教师的招聘条件是举人以上。
等刘云龙把几百只口罩拿到七子山时,罗文才已在指挥工人把砖坯码放到土窑里。
通常烧制黏土砖(青砖)的温度是900c。罗文才没烧制过保温砖,就问刘云龙,烧制这种砖大约要多少温度?
刘云龙说比你烧制青砖的温度高4成到5成,1300c左右。
罗文才一听要那么高的温度,就说道,那烧一窑砖的时间最起码要五天。把砖码放到窑里要1天,烧窑要2天,冷却要1天,出窑要1天。
潘益飞问道,为啥烧窑要2天?
罗文才说道,温度400c以下时,升温速度是每半个时辰30c,温度在400-900c时,升温速度为是每半个时辰40-70c,温度在900c以上时,升温速度是每半个时辰100c。你说要不要2天?
潘益飞听后心想,烧个窑还有这么多讲究,怪不得刘大掌柜要专门请烧窑师来烧制砖块。
郑清俊也在想,今后我烧炼硫铁矿时,看来也得控制炉窑的升温速度。
刘云龙关照潘益飞、郑清俊2人,全力配合罗师傅,烧好每一窑砖。
考虑到今后砖窑烧砖要用大量粘土,应该有个固定、量大的粘土供应地,免得老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