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命运之抉择 > 第47章 巧取知州

第47章 巧取知州(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明末命运之抉择第47章 巧取知州

杨昭无力的摆摆手,示意在场乡绅退下,把总王畅阻击道:各位,王亨吉知州不堪土暴子凌辱,自杀身亡,但如今外有李自成、张献忠两大流寇大兵压境,内有土暴子作乱,可以说四面楚歌啊。

各位,我们千总本为蓬州人士,本为少年俊杰,以冲龄中秀才,为前任巡抚陈公所赏识,投笔从戎,铜锣峡以孤军独断其后,寨子顶率数百老弱残兵大败近万流寇(当然要吹),今日有一举击溃土暴子,匡复蓬州城。

各位乡绅,我千总乃朝廷任命的正六品武官,可以说文武全才,窃以为要保全县境,非我们千总不可。

杨昭一听,暗叫不好,王畅本为自己手下,若是由他提出来,难免给人感到自己有心,会给人感觉不光彩,想到这里,杨昭连连推辞。

而一些乡绅看到王亨吉已经身亡,杨昭不但手握重兵,而且还跃跃欲试,于是纷纷跪下请杨昭担任知州。

杨昭没有办法,到最后乡绅三请,方允诺担任知州之职(从五品),任书院学正袁定为蓬州同知(学政为从九品,同知为从六品)、任地方乡绅母俊、武明道等人为通判、吏目后到子夜时分方发出安民布告,分配各小旗巡逻街头路面,以安定民心。

看众人都退去后,知县袁定看着王亨吉撞柱处,幽幽的问道:大人,刑房书办与土暴子勾结,可否属实?

杨昭大惊,显得不可思议的看着袁定道:袁公何来此问?学生亦曾经在书院读书多年,袁公应该明白我的人品,袁公难道怀疑学生?

此乃武明道武少庄主审核一个土暴子头目时查核到的,当时我不敢轻信,还专门找了几个乡绅一起复核,千真万确。

袁公不信任学生我,要不,明天武明道他们来了后,袁公定可以去问武明道他们几个,大家一起确认,有的还以为奇谈啊。

杨昭不怕袁定等人查,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在十天前抓获一个土暴子头目后,杨昭安排亲信让其将脏水泼在已经投诚的刑房身上,含沙射影的影射知州王亨吉。

在那之后,杨昭故意让最为老实的武明道审问此案,然后大张旗鼓的连呼不可思议,与山中众乡绅一起确认后,令人将这个小头目带下去,而这个小头目则在第二天判处死刑,死于军中。

而那个刑房书办,由于在土暴子占领蓬州期间带着土暴子们为非作歹,在城门攻破的时候,自知难有生路,如此上吊自杀了。

这可以说是一起无头案,杨昭刻意安排这个案子,就是为了进城的时候打压王亨吉,让其为自己服务,谁料到这个时候一些人竟然这样刚烈,竟然撞柱而亡,这怎么与一些书籍上描述的不一样啊,在李自成、张献忠、蛮清铁蹄之下,大家纷纷投降呢?

袁定叹息数声道:哎,这大概就是命吧,王公实在过于刚烈啊,怎么,怎么就这样死了呢?

杨昭颇为恼怒,自己可没有想害死这个王亨吉,是他自己撞梁自尽的,再说了这个刑房书办投靠土暴子,大家心知肚明,自己作为官军千总,过问一下有什么。

想到这里,杨昭愤怒的一拍案几道:这,这都是土暴子害的,王公太过于刚烈了,到时候要好好厚葬他,厚葬他。

袁公,王公是被土暴子害死的,不为了我们自己,也要为了我们的父老乡亲,为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我们一定要将土暴子赶出去,我们一定要将那些土暴子首领绳之以法。

袁定茫然的点了点头,也不再言语。

崇祯17年(公元1644年)9月上旬,杨昭率部大败摇黄十三家,此战七千土暴子,除了争什王黄龙、争地王袁韬、必反王刘惟明率领2千余人逃跑外,义军前前后后共斩杀贼首千余人,俘获匪首姚天动、胡九思等大小头目在内的3千余人,取得了运山古城阻击战的胜利。

随后,杨昭率军渡过嘉陵江,匡复被摇黄十三家(土暴子)占领的蓬州城,由于此战出其不意,土暴子兵败如山倒,他们在蓬州三县民间搜刮而来的500两黄金,3万两银子,1万担粮草就成为战利品而为忠勇军所有。

相比蓬州一年财政收入,有次可见在短短半个月土暴子劫掠之疯狂

如此,自铜锣峡溃败以来,辗转重庆府、潼川府、顺庆府三府9县,这支由溃军、乡勇组建的忠勇军终于暂时找到了一个落脚点。

就在大家准备喘口气时,一个一个不好消息接踵而来,先是被杨昭寄予厚望的李自成入川部队也大败而归,马柯在听到张献忠攻陷成都后,决定放弃顺庆,向金牛道集中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