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秋风倚桂 > 第1章 千户

第1章 千户(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秋风倚桂第1章 千户

昭宁十五年二月 凛京

“宣沈垣之子沈绥安!”在龙袍身侧的太监冯进保尖声外呼,奉天殿外的太监传递着,此起彼伏。

沈绥安身着白色贴里跪在石阶上,脸上挂着一条长长的疤,听到殿中传唤,赶忙站起身来,起身时膝盖不住往下一跪,手在空中撑了一下,才拖着步子向前走。他奉诏从漠北连夜奔回,只简单洗漱换衣,午夜时分便入宫面圣,现又面见群臣。

殿中群臣分列两旁,都用余光打量着这位少年将才。沈绥安走到大殿中央,双膝跪地,行五拜三叩首礼,只低着头,叫群臣难看见他的面容。

“不必紧张,朕今日传你上朝,是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为肇州一战论功行赏。”嘉平帝起身下阶扶起沈绥安,面对朝臣们说:“沈垣本为褚州一世袭参将,当年岭云山下大放异彩,真乃国朝勇猛之士。荒原马背苦,黄沙埋忠骨。如今沈家父子为国战死,沈氏便只剩绥安一人。若不封爵加官,岂不是寒了众将士的心!” 嘉平帝平静地抬手,看着群臣,御袖展开,一时流光溢彩。

沈绥安跪在阶下,听到“沈氏便只剩绥安一人”时,内心抑制不住地颤动了一下。

嘉平帝转身慢慢踱回龙椅,示意身旁的冯进保宣读诏令。文武百官跪接圣旨,大殿中鸦雀无声。沈绥安俯首靠在地上,回想着前不久在漠北发生的一切,想起兄长在延原镇被伏击,想起师父淌着血的脸,恍惚之隙只依稀听到诏令中的华词丽藻。

“……着即追封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沈垣为镇北侯,命沈垣之子沈绥安为锦衣卫正五品千户,以示皇恩,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沈绥安当即叩头领旨谢恩,双手捧着圣旨,退出殿外,由宫中的直殿太监送出皇城。他一路自顾地走着,双手捧着圣旨,神情恍惚,因许久未回皇城,竟不识路。

沈绥安好容易出了宫门,就看到一身着华服的男子朝宫门口探看。男子见沈绥安拖着脚步走出来,差点没认出来,人面瘦肌黄,脸上的长疤也十分刺眼。男子赶忙迎上来,说:“绥、绥安,昨日你人刚到凛京,便被父皇叫进了宫中,所为何事啊?”

沈绥安扯着嘴角,露出一个疲惫的笑容,说:“圣上赏了我一个锦衣卫千户做。”沈绥安见越王欲言又止,“越王殿下,我连日赶回京中,人困马乏,就先回府中了。”见常山牵马过来,沈绥安轻轻地朝越王行了礼,就借着常山的力上了马往存义街沈府走。

越王看着沈绥安的背影,半晌叹了口气,转身时发现玉良安已走到身后。

“方才我下了朝,行至五龙桥时,看到绥安在前头走得失神,身旁领路的太监也不知去了何处,我便一直跟着他,他愣是要自己寻出皇城的宫门。”玉良安抖了抖衣袖,“此时我们还是不便去打扰他,他既是回了凛京,横刀跃马的痛应当自己化在血肉中。”

~~~~~~~~~

进了沈府,沈绥安抬手示意常山不必跟着,独自进了房中。沈府虽然奴仆不多,但当初去漠北时,沈垣将家中的丫鬟杂役都留在了凛京,时时清扫,打理得很是干净。所以沈绥安回到自己从前住的屋子时,屋里的陈设与少年时并无差别。

沈绥安呆坐着,从巳时坐到戌时,脑中不停回想着战场上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的景象。忽然之间,沈绥安的脑子里闪出师父临死之前与他说的那些话。

“绥安,记住......你娘是太华殿大学士郭孟弗之女,名叫郭潇,潇潇暮雨之潇,府中书房紫檀底座下压着你娘的亲笔信。”

沈绥安忽然猛地惊醒,撑着地站起,却发觉腿有些发软,便沿路撑着墙来到书房,翻遍所有的紫檀底座,才找到一封泛黄的信件,信封上写着:“安儿亲启”。

沈绥安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信,他心想阿娘死时他不过六岁,什么话阿娘不能生时说,却留下这样一封绝笔信。沈绥安弯着腰读完了这封信,信中所说之事,是沈绥安不敢相信的。

永国公?是那个护驾御前,尚永宁公主的崔大人?可阿娘不是师娘陪嫁来的丫鬟吗?外祖父又怎会是废太子同党?

沈绥安从漠北回京复命,在马背上待了半个月,途中不敢有丝毫懈怠,担心徒生变故,一入凛京,就被锦衣卫带入宫中,今日一早便在殿外跪着等待召见。如今沈绥安脑中嗡嗡作响,站直身时险些倒在地上。身旁突然伸出一只手,架在沈绥安的胳膊上。

“公子,您歇歇吧,肇州的伤还没好全,您便上了折子请示归朝,回来的路上马都换了几匹,公子的身体又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