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 > 第97章 登陆吕宋

第97章 登陆吕宋(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第97章 登陆吕宋

洪武八年,五月十三。

战鼓轰鸣,百帆南航,大船三十,小船二百,两卫一万一千余人拱卫的船队,经过十余日的航行,终于在吕松北岸登陆。

廖永忠带着队伍走到一处高山上,向南眺望,伸手指着前方道:“就在这个山谷盆地安营扎寨。”

“派人出去,通知当地土人,前宋遗民,大明朝的天军来了,最快的速度,把这里的情况摸清楚。”

“营帐建起来后,沿着四周扫荡,把周边负隅顽抗的土人部落,全都拔了,免得他们袭扰营地。”

廖永忠站在山头上,指手画脚,下边的将士们,并未多言,一万士兵,一万民壮,按照廖永忠的话语,开始忙碌起来。

这些民夫…不对,不能称之为民夫,他们在大明,都是罪人,犯了罪的罪人,而朱元璋奉行重典治国,只要犯事被抓,几乎就没有轻饶的可能。

重典治国看似残忍,实际上,何尝不是一种对奉公守法的普通人一种保护?一生老实本分的农民,会管偷鸡摸狗处以极刑?

但海外开拓,对于朝廷而言,朝堂上的阻力并不大,毕竟有朱元璋独断乾纲,他想做的事,几乎没有做不到的。

更何况还是派遣军队这种,完完全全掌握在他手里的军事力量,兵部不给拨粮?

试试朱元璋的刀还能砍人不?

毕竟刚刚经历了大小斗案,朝廷上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真的没人敢和朱皇帝对着干。

而最大的难题,并非朝廷,而恰恰是,民夫,要开矿,要驻扎,要建造,要砍伐,这桩桩件件,都需要人力前仆后继。

而矿山又是高危工作,大明的百姓,正在欣欣向荣,还没有到卖儿卖女活不下去的地步。

哪怕是重税的江浙地区,愿意出海当矿工的都少之又少,而中都那种全府免农税,人丁税的地方,更不会有人愿意出海。

而凤阳花鼓中传唱的那句,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句话出自明末,其根本在于中都不收税,中都民富,都很有钱,吃饱喝足,又是大明祖陵。

只要有造反的,都要来中都烧杀抢掠一番,清兵入关亦是如此。

而不能召集民壮出海,剩下的选择,也就不言而喻了,罪犯。

廖永忠走在篱笆院内,一万军卒将四面八方围成人墙,人墙外简易的篱笆围绕起来,成为一个简单的营地模样。

不计其数的罪犯,挥舞着斧头,疯狂的砍伐着营地内的树木,他们要把这块圈起来的地方夷为平地。

也只有夷为平地,才能更好的修建营地,而这些树木,也能成为营地修建的材料。

临时搭建的帐篷外。

廖永忠道:“这他娘的鸟不拉屎的地方,能有金矿?”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急的什么劲?等会出去的人找到前宋遗民,不就知道这里的情况了。陛下说这里有金矿,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

南安侯俞通源老神在在的望向远处。

他话音未落,便见一队甲兵护送着十数名须发皆白的长者,向着营帐的方向赶来。

廖永忠道:“嘿,还真让你说着了。”

“问问什么情况。”

俞通源沉声道。

一路上没有丝毫阻拦,甲兵很快便带着人来到廖永忠面前,当先一人躬身道:“德庆侯,这几人是卑职在周围找到的汉人聚集村寨中的老者。”

“张翚(hui四声)做的很好,回头咱亲自给你请功。”廖永忠点了点头,这点小事,安排谁去都能做。

但他偏偏安排了张翚,还说要亲自给张翚请功…

“谢廖爷爷、”

张翚躬身道,他祖上也曾有过万丈荣光,其父张宣出任大都督府佥事,其祖父张德胜更是草湖水师的创始人之一。

只是可惜,至正二十年和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追杀陈友谅败军,战死…

“嗯,下去吧,剩下的事情,我和你俞伯伯做。”廖永忠摆了摆手,带着俞通源走到人前,望着衣衫褴褛的老丈,开口询问道:“哪里人啊?”

老丈只是上下打量着廖永忠,听着廖永忠的声音,狐疑道:“你是淮西人?”

“老丈见多识广,没错,咱是淮西人,老丈哪里人?”廖永忠讪讪一笑,能从口音判断一个人的来历,这份功夫必定是见了无数地区的人才能磨炼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