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最后一场考核(1/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万古昏君我为王第18章 最后一场考核
三日后,春寒依旧。
一万士子早已候在广场,等着第五场考试的到来,当然,这也是最后一场考核。
群臣陆续就坐,背靠巍峨太庙,面朝莘莘学子。
韩信依旧是一袭白衣,头戴紫金冠,丰神如玉,面上带着恬淡的笑容,坐在轮椅上,横剑在膝,和身后的李玄有一嘴没一嘴地搭着话。
李玄改朝服为常服,依旧是明黄五爪龙袍,不过不再如朝服那般繁琐,头上戴着的冕疏(挂着几串小珍珠的那种)也换成了朝天冠(没有小珍珠的那种官帽),李玄亲自推着韩信入场,两人说说笑笑,君臣和谐。
“韩卿身体有恙,不如在府上静养,这要是再受了凉,军中将士可要怪罪朕不会体恤臣子。”
“陛下不必担忧,华神医妙手回春,臣再过几日便可痊愈。”
“韩卿过几日便要离京,怎不多住些时日,好让朕略尽地主之谊。”李玄嗔怪道。
“多谢陛下美意,奈何军中事务繁多,臣不得不回啊!”韩信无奈叹息。
李玄豪爽道:“韩卿离京之日,朕送韩卿一份大礼。”
韩信拱手:“臣先行谢过陛下!”
眼见时辰已到,左侧最末席的工部尚书沈括起身来到李玄身前,见李玄颔首,沈括便转身面对士子。
所有大臣都看着沈括的背影,万名士子也看着沈括,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今天的考试,全权由沈括一人主持。就连李玄也不知道沈括要考什么?沈括只是让李玄替他拦住范仲淹、韩愈等人,不让他们阻止自己考试。
沈括在大殿上帮了李玄大忙,让李玄能够顺利贬谪苏轼。李玄自然要投桃报李,替他答应下来。
李玄手心把玩着一块羊脂玉,你沈括那日诋毁苏轼,获取朕的支持与信任,你到底想要做什么?或许,今日便能揭晓。
沈括长相普通,眼神呆板,看起来并没有聪明人的半点模样气质。虽也穿着紫色朝服,位列正二品,但在这满朝公卿中,话语权不可谓不低,只有涉及农业、水利等方面,朝廷才会想起这么一号人物。
大多数时候,沈括都是默默站在朝臣中间一个不起眼的位置,看着苏轼、房玄龄、萧何那些重臣指点江山,侃侃而谈。
沈括有自己的梦想,有一肚子不合时宜,说出来必定会被嘲笑的学问。他在等一个机会,他终于等到了,代价是被朝臣看低,成为君子口中的小人,但他不在乎,他要牢牢抓住这次机会。
沈括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双手作揖,朝着万名士子深深一拜。
“沈某忝为工部尚书,幸得陛下赏识,能够主持最后一场考试。”
沈括说着转身朝李玄鞠一躬,随即看向禁军统领曹彬,待曹彬点头后。便有万名士卒从四方,分十队进入考场。
每名士子身旁,都站着一名士卒,每名士卒身后,都背负一竹篓,竹篓上贴着工部的封条。
沈括一挥手,又有百名工部官吏抱琴赶往考场。每名官吏负责一百位士子,官吏站在百名士子中间的空白区域,负责为该区域内的考生演示考题。
一部分出身贫寒的士子看见琴后便面如死灰,为了考取功名已经负债累累,哪来的钱财去学习音律这种高雅的艺术,考官不公啊!
沈括再挥手,万名士卒取下竹篓,揭去封条,取出一张密封考卷,递交给身旁的士子。
士子们掀开考卷,发现上面一片空白,并没有任何一道考题,一时间疑惑声此起彼伏。
文武大臣见状更是好奇,纷纷竖起耳朵,盯着沈括,沈括摆出那么大阵仗,到底要考什么?
李玄目光越过韩信,询问曹彬,曹彬摇头笑道:“回禀陛下,臣也不知道考题,臣只是负责抽调出万名禁军给沈尚书。”
沈括背对大臣,右手随意拂过琴弦,一段优美的乐曲跳跃而出。沈括微微一笑,朗声道:“考卷上并无考题,本次第一道考题在琴弦上,诸君需要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试卷上。”
沈括的声音经过百名工部官吏传到士子耳中,一部分家境优越的士子面带笑容,显然对接下来的考题胸有成竹。
“在正式开考之前,本官需要告诉诸君,声音从何而来?”
“人长目,能视物;人生耳,能听音。世间万物,皆有声音,风摩擦树叶的沙沙声,雨敲击瓦片的叮咚声,天空雷鸣的隆隆声,夏季蝉噪的嘒嘒声,乃至于本官此刻的口述声,皆由振动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