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万古昏君我为王 > 第2章 满朝忠良

第2章 满朝忠良(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万古昏君我为王第2章 满朝忠良

一位身着紫衣,手执白玉笏板的大臣走到大殿中央。

“禀陛下,臣有本奏。”

李玄定睛看去,只见此人颧骨高耸、秀眉炯目、胡须稀疏、身材伟岸,浑身上下散发着浓郁的文气。

圣人气象!李玄打起十二分精神。

好几世,他都遇到类似的人物,这种人最是难缠,他们威望极高,行事最正,很多次,李玄就是败在这种人手里,以至于后面再遇到这种朝臣,李玄干脆直接派遣亲信刺杀。

看来得马上培植自己的势力,免得举步维艰,李玄想着。

紫衣大儒见龙椅上的李玄并未说话,便朗声道:“天佑大楚,此番入京参加春闱(科举)的举人竟不下万人,诸多士子在礼部的安排下均已下榻京城各处驿馆。”

一语惊起千层浪!

“万余人?苏学士切莫说笑!”朝中文臣一阵骚动。

待得到苏学士肯定的答复后,部分朝臣心情激动,我朝立国以来,最多一次参试者不过六千余。天佑大楚啊!

李玄心中冷笑:看来这次是个盛世,春闱吗?那便拿春闱开刀吧!

李玄终于开口:“人才乃国之根本,传朕旨意,加强京畿守卫,若有作奸犯科、骚扰士子者,斩!”

坐在太师椅的丞相眉头微皱:我这徒儿好大的杀气!

苏学士停了停,继续道:“往年春闱,录取人数最多不过三百,臣恳请陛下广开恩科,增加进士录取名额!”

李玄展颜道:“允!”

苏学士闻言躬身作揖:“臣苏轼,为天下士子拜谢天恩!”

一言出,坐在龙椅上的李玄霍然起身,双拳紧握,身体止不住颤抖,李玄伪装的面容彻底撕开,一双眼睛不再清明,无边的煞气和邪意肆虐而出,竟让大殿阴冷了几分。

朝臣从未见过陛下这样,纷纷低头。右侧还在闭目养神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坐直身体,看着李玄。

李玄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双眼盯着苏轼,试图从苏轼的表情上辨认其是否为李玄所认识的那位苏仙(后世对苏轼的尊称)。

苏轼,多么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啊!这九百九十九次的生死,这数千年的异世漂泊,基本全拜苏轼所赐!

过了半晌,李玄终于压制了自己即将爆发的情绪:“朕记得苏学士曾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一句,不知作何解?”

苏轼也不知道何时忤逆了李玄,斟酌字句后,硬着头皮解释道:“陛下······”

李玄心道:看来是真的。

李玄并没有听苏轼的解释,径直走出大殿,留下满朝不知所措的大臣。

福宁宫中,李玄无声地笑了,笑容里有自嘲,有苦涩,有思念······

李玄蓦然警醒,随即冷汗直流:“本朝有苏轼,那是否会有其他与之等同的人物?”

想到此处,李玄心道不妙。

“把朝中五品以上大臣的卷宗取来!”

不多久,便有一位中年太监赶来,李玄挥手,示意太监退下。

中年太监瞄了一眼李玄,放下卷宗便躬身后退。

李玄坐在书案前,越看越心惊。

丞相诸葛亮;

中书令范仲淹;

门下省张居正;

尚书令房玄龄;

吏部尚书韩愈;

户部尚书萧何;

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苏轼;

刑部尚书包拯;

工部尚书沈括;

御史台魏征;

钦天监李淳风;

······

待看完文臣的卷宗后,李玄深吸一口气,打开武将的卷宗。

天下兵马大元帅孙武;

卫国公李靖;

护国公乐毅;

镇国公岳飞;

兵部尚书于谦;

定远侯陈庆之;

平乱侯蓝玉;

······

卷宗上的每一位,都是华夏历史上耀眼的明星,就连史书都无法装下他们的功绩和才华。

李玄自嘲一笑,最后一次机会,果然是地狱级难度。有这些大臣在,我昏君的手段很难施展啊,想到这,李玄轻按太阳穴,真是头疼。

算了,还是看看另外十四个国家是什么货色吧!

李玄心神沉入迷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