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三国]嘉年 > 174、第 174 章

174、第 174 章(3/4)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三国]嘉年174、第 174 章

等王粲病好了,让他自己再多管教就是。

出了王家,吴质家中有仆人来,道家中有些杂事需要处理,他就先回了府。留下曹丕与司马懿二人,见天色尚早,便提议不若去西市走一走。

自袁氏覆灭,邺城至今已经太平十几年,百姓安居乐业,家家富有余粮,这城中的街市,也贯是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没走几步就把曹丕与司马懿挤散了。好在来之前他们便料到这种可能,一早约好如果走散了,就在街角的一家酒肆见。

曹丕心中还惦念着王粲的病,来西市本是为了散心,被人群这一挤更没了兴致,便径直往酒肆来,却在不曾想在街角处,先被一人拦住了去路。

“先生有何事?”

眼前人容貌俊秀,身披鹤氅,手中拿着把羽毛扇,倒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曹丕便耐着性子,好声询问。

此外,许是错觉,眼前明明是一陌生人,可曹丕却又觉得有几分眼熟,似乎曾在哪里见过他。

“该说的话,在下都已经说过。此生只求追慕彭祖,无意与天相抗。只恳请世子为在下给郭奉孝带句话。他所为之事,譬如投石于渊,涟漪纵起于一时,水面终会归于平静。因缘轮转,天道如常,且行且珍。”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任凭曹丕唤了他好几声,也不肯回头。

“怪人。”

曹丕嘟囔了句,转身进了酒肆。没想到司马懿竟到的比他还要早。

听曹丕说完酒肆前遇到的事,司马懿道:“你遇到的那个人,想必是朱建平。”

“朱建平?是沛国那个有名的相士?怪不得尽是玄虚怪语。”曹丕问道,“仲达认识此人?”

“小时候见过一面,萍水相逢罢了。”对此人,司马懿无心谈太多。且不说朱建平说的话总是神神叨叨,危言耸听,就说今日,这朱建平在这酒肆中喝的烂醉,还硬要对店家说他这十几年未见的人是专为了替他付酒钱而来。这等厚颜无耻之人,他实在不愿意多想,坏了心情。

“不过他说的那句话倒是有趣。罢了,一句话而已,等父亲和郭先生回邺城,丕帮他带到就是。”说到此,曹丕又想到这几年的辛酸苦楚,不由叹起气来,“就是不知,他们何时才肯回来。”

——————————————————————

“我们几时回邺城?”

曹操问这话时,郭嘉正披了件月白色的薄衫,坐在窗沿,吹着凉风,赏着夜色。那只小狐狸乖乖的被他抱在怀里,全当作暖手的炉子。听到声音,他微侧过头,一缕发丝顺势垂下,映入曹操眼中的,当真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嘉本以为,孟德还想逞上几天英雄呢。怎么突然就想回去了?”

“子桓屡屡遣人送信,一会儿是说国中事务太多他不敢一人独专,一会儿又是说叡儿日夜惦念着大父回去教他武艺。反正琅琊你我也呆了不少日子,今年早些回去也无妨。”曹操在他对面坐下,见郭嘉眉目疏朗,眸间却有微光闪烁,似有所思,“怎得,有心事?”

“不是什么大事。”郭嘉道,“除了给孟德的信,世子还专门给嘉写了一封,说在邺城遇到个叫朱建平的相士,想托他告诉嘉一句话。”

“是什么?”

“还不是些玄虚之语。说嘉所为之事,不过是投石于湖,虽然一时可以掀起涟漪,但最后一切还会回归原点。再就是什么天道有常,且行且珍的老生常谈,无趣的很。”

“这朱建平的话倒也奇怪。”曹操道,“投石源潭,水波终平是不假。可人生世间,最后亦不过是尘归于土,焉能因死之必矣,而忘生之勃然?”

“嘉也是这么想的。”听到曹操的话,郭嘉眼眸愈发明亮,“天道有常,我自有君,何忧何惧。”

曹操眼底不由露出笑意。其实他和郭嘉都清楚,朱建平此话用意所在。但这一次不同之处在于,早在几年前册封魏公那一日时,他们就做好约定,纵使兜兜转转,前路仍是深渊万丈,他们也会坦然待之。生得尽欢,死亦无憾,高歌长啸,任他天命福祸贞凶。

此时,薄云遮月,星河灿灿。独北辰之所,有一颗极北之星,若明若暗,好似将欲坠落。

“回邺城之前,孟德与嘉回一趟阳翟吧。”许是因为夜风转凉,郭嘉往曹操身边靠紧了许多,“把前几年我们埋下的那几坛酒,都一并带回邺城去。”

之后,想必也不会再回去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