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小说 > 小城年轮 > 小城的年轮【第十二章】

小城的年轮【第十二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小城年轮小城的年轮【第十二章】

城里县衙门前仅有的官道,是前清时候恭迎当朝一品大员回乡祭祖时修缮过的。大约有四五里的距离,铺着整齐的白色条石。为了防止缝隙处会颠簸马车,专门聘请了有名的瓦厂工匠,铺就的可谓天衣无缝。自大清亡国,张大帅主政奉天府,许大头补任县长后,这条官道便慢慢在沉寂中老去。白条石年久失修经雨水浸泡,早已失去往日神采,仿佛光彩亮丽的少年,在岁月的摧残里成了邋遢年迈的老者。县衙的房舍略经几次修缮,仍不改当年的样子,只是其中再也没有留着长辫子大清臣民。门前“奉天庄河县”溜金的大字,同样出自许大头,字形倒也端正,只是缺乏英气倒略有几个匪气。

许大头的祖上是庄河城有名的财主,当时城中的土地十之四五都握在这个家族的手中。父辈与数任县太爷交好,每次有新官到上任,许家人就会带领着乡绅富户前去结交拜访。许大头的父亲与衙门里的小吏也十分的交好,不论职位高低,皆用心经营。如此一来,在城中许家可谓手眼通天,既是地主,又做起倒买倒卖的勾当。许老爷子的头脑里,装满了商人的狡诈和机谋,最善于在城里煽动物资匮乏的紧张情绪,其实自家的库里早已经囤满,只待物价上扬,狠狠攒上一笔。

年轻时许大头一心读圣贤之书,考取个功名,为家门再添几分荣耀。万料想不到,刚刚取了秀才,朝廷突然降旨取消了科举制度。对许大头而言这无异于是晴天霹雳,一盆燃烧正旺的烈火,被一场突然而至的大雨浇成了黑黢黢的木炭。受此打击的大有人在,而许大头则很快从中醒悟过来,凭自家的权势在县衙里谋了书吏的差事,后升为师爷。后来大清亡国,衙门名不复存在,他靠着自家豢养的卫队,自行砍掉了县太爷的脑袋,宣布庄河城脱离大清统治。直到张大帅成立奉天军政府,他亲自跑去奉天,请回一个大帅签发的任命书。从此名正言顺地做起了父母官。

他对满清既有留恋处,又存有愤恨,对奉天府则满怀知遇之恩。这些年来,山高皇帝远,奉天府忙于进攻关内,对庄河城的治理根本无暇过问。许大头便做起了土皇帝。许大头的精明处在于懂得知彼知已的道理。他明白自己在整个华夏时局的大棋局中连一颗小卒都算不上。于是,他在奉天府里收买了内线,又拼命结交权贵,连大帅府的使丫头也谋尽心机地巴结,稍有风吹草动,他总会提前知晓,并恰当地对时局做出判断。

最近几年,张大帅一直向关向进军,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接连大捷的情势下,最需要堤防的正是敌人在背后捣乱。于是大帅府里传出命令,要求各个地方政府,严格盘查可能从关内渗透进来的敌方间谍。盖有奉天军政府大印的文件,放在许大头的书桌前,他焚香叩头,三跪九拜之后,方才认真地拜读。

对当前的形势许大头自然有几分了解,派去关内和奉天的探子也数次送回有关革命的消息。他十分厌倦打仗,更加讨厌那些革命党人。虽然自己得了革命的好处,可他仍是不满意,对不可复得的功名的想望,加重了内心的懊恼。对待革命仿佛意外在路上捡了块金子,却丧失了最初的诉求,隐约间对金子也有了些不懈。他在心里并不赞成革命党人,十分疑问他们为了所谓的信仰竟能免将命都丢弃了不要。这些连生命都不在乎的人,总使他恐惧,使他联想到流血和野蛮,或是与自己天生的敌对,他害怕革命党人,有一天会革了自己的命。

庄河城小人稀,使用着地域特色浓重的语调,外乡人极容易被辨别出来。关内的生意人,是外乡客的主要构成,再者就是奉天的公差,奉天口音与关内口音也是极易辨别的,所以只要开口讲话关内人总是显眼的。许大头的保安团,除了维护这治安,主要职责便是监视外乡客。他深知那些不要命的革命党人,多数是从关内混进庄河,而地道的庄河人除了老婆、孩子、热坑头,那里会想世上还有“革命”二字呢?

许大头研究过历史,被古时的愚民政策所折服,深信愚民之法为治世的良方。那些革命党人便是受过太多的新式教育,读过太多新式书本的人,学业有成后反倒要来革前辈的命。所以对乡绅几次申请建立新式学堂的请求,都被许大头次拒绝了。奉天府忙于进军关内,更是无暇过问。他后来象征性设立几所初级中学,授课教师却仍是前清的秀才、举人,教授的课程也多是些不中不洋的杂本。教师们受过八股文的熏陶,既不懂新式学科内容,又担心技艺不佳,会遭到学生的耻笑,只得端出最擅长的本事来。

世上总有些人喜欢明知故犯,带着故意挑衅的意味。半年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