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小说 > 朱元璋与冤种功臣的那些事 > 第三章 流浪生涯

第三章 流浪生涯(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朱元璋与冤种功臣的那些事第三章 流浪生涯

阜阳。一路跋山涉水,云水飘扬。可以想见,一个十七岁的孩子的乞讨路上会品尝到多少常人体会不到的饥饿、孤独和艰辛。他吃过大户善人施舍的白面馒头,也曾吃过草根、野菜。他住过高门大户的下人房,住过村边的破庙,也曾经睡在山洞山崖,睡在雪地里风雨中,天为幕地为席。他一路念过佛号,也帮人打过短工。在许多城镇里他和乞丐们打过架,有的时候,他也曾加入当地丐帮。实在饥饿难耐的时候,他有几次还做过小偷,趁农忙村民们都下地的时候,跳墙进入人家家里,偷厨房的食物、柜里的银钱,也偷院里的鸡鸭。

三年的磨炼让他的心里变得无比强大,和平静的孤庄村比起来,外面的世界实在是太复杂、太庞大、太繁华了。他见到了在孤庄村里无论如何不可能见到的社会百象。

回到寺庙的朱重八只想好好的活下去,条件可以的话他还希望能有一门媳妇,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当时朱元璋的所有理想

四年的光景,可以改变很多。参加起义军的汤和,经过无数次死里逃生。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汤和,由于作战勇猛,有勇有谋被封为义军的千总。

吃上饱饭后汤和并没有忘记他的两个好伙伴。他想着自己现在混好了就准备接济一下自己之前的两个好兄弟。他给徐达和朱重八一人去一封信,邀请他们一起共享富贵(造反)。

徐达很快就给了回信,“由于,家父年事已高,且佩瑶尚在年幼”,“徐达走后,恐家中无人照料”。“遂无法与兄长共享富贵”,多谢兄长好意,望兄长海涵”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写出的信都那么有文采。

朱重八在收到信后犹豫不决,他从未想过造反,他只想好好活着。不幸的是,那封信,被之前的秃驴看到了,要到官府告发朱重八。

幸好一个平时和他关系比较好的师兄把这消息告诉了他。

得到消息后重八大惊,连夜逃回老家,来到徐达家里。

徐达揉了揉眼睛开门看见重八不解的问道:“重八,你怎地回来了。”

重八连忙解释了一切,在徐达家里躲了一夜。

次日,徐六四牵着重八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重八啊”,“唉”“你这孩子受的苦太多了”“你徐叔家”,“还有几块地”,“分给你一块,”“要不就别走了”“现在外边兵荒马乱的。”

朱重八回应道:“徐叔,现在咱犯了事了”,“官府要捉拿咱,咱不能连累你和天德一起连坐”“这下寺庙是回不去了”,“只能另想出路。”

徐达突然想到,他们一起放过牛的小伙伴,现在已经改名“周德兴”的“周四七”,这个从小便是机灵鬼的朋友也许会有主意。

于是对着朱重八说道:“周四七现在已经和老瞎子学过很长时间的占卜了”,“平时就靠着给人算命维持生计”。“老瞎子死后周四七走街串巷的给人算命”,“走过老多地方了,他见多识广的,或许有主意”。

朱重八点头同意,二人决定去找周四七。

看到朱重八和徐达来后的周德兴显得很是高兴,在寒暄了一番之后,二人便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周德兴似乎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他给朱重八的建议是算一卦,看走哪一条路,算卦的结果是“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意思是逃跑、待在这里都不吉利,去造反还可能没事。朱重八明白要想好好过日子是不可能了。

走投无路的朱重八终于选择了那条他认为的不归路,带上了徐达给的一点干粮,决定投军嚎州!

本站网站: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