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小说 > 我在宋朝讲科学 > 第十三章 搞事

第十三章 搞事(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我在宋朝讲科学第十三章 搞事

刘娥看到君臣相得的景象,也很高兴。看到周跃在殿中踟蹰,也是好笑,心想:即便见识再多,到底是个小娃娃,不能太苛求了。这就是刘娥的性格,心软。

“周小郎,你今天讲得很好,虽有不妥之处,却也见解独到。”

周跃知道老太太说的“不妥”大概是说“仁义”,“见解独到”是说秦国兴亡,拱手行礼。

刘娥对赵祯说:“皇帝,周小郎年岁虽小,但是见识广,你可时常召进宫来问对。”赵祯称是,刘娥又对吕夷简问道:“不知封个什么官好?”

“大理寺评事可乎?”

“甚好。”

短短几句话就把赏赐定下来,周跃悄悄跟旁边的宋庠问道:“大才子,这是个什么官?”

“寄禄官”宋庠好笑道。

寄禄官没有正经差事,只有官职没有事务,多是用来荫封有功之臣的子弟,如果周湛没有考上进士,周仪致仕时朝堂也会恩荫周湛,现在却让周跃得了这个官职,自然是周仪多年为官勤政务实,刘娥加恩,真以为周跃随便考教一下就能当官。

周仪已经年近五十,宋朝真正能长寿的并不多,年过四十就算是老人了,再有你几年可能就要致仕,所以也不推辞,出列谢恩,周跃也赶紧跟着。

下朝后,周跃被胡则带去三司府衙,商议电站和铁厂事宜,周仪自己一个人回了家。

周仪到家后和家里人说了今日朝堂周跃被封了官,周湛很高兴,妻子郑氏打趣道:“你还没封官,儿子却跑到你前头去了。”

周跃祖母崔氏却担忧道:“我周家一门三代都得了官,会不会风头太胜?”

周仪安慰道:“无妨,湛儿封官多半在州县,周跃也只是寄禄官,我再有几年也要辞官了,不会惹人非议的。”

周湛听了急切道:“父亲要辞官?”

“年纪大了,近来已有力不从心,辞官是早晚的事。”

“今年朝堂若有命,儿子也要去往他地,届时让周跃跟着您。”

“那小子心大着呢,到时候不定要干什么。”

周湛也点点头,儿子自小就有想法,周仪不让管由他折腾,现在家中用度已经不需要周湛的俸禄,周跃的作坊收入已经开始向家里输送钱帛。郑氏也很纠结,儿子自小对自己这个母亲就多是尊敬,少些亲密,行事也更像个大人,少了一些做母亲的感觉,还好现在年纪轻,自己性格也跳脱,反而时常作弄周湛和周跃,并没有难过。

周跃的工程很快就开始了,这次的电站建得有些远,因为京城近处的地太贵了,水势也不合适。其实很早就已经勘察过周边地形水势,所以开建也快。周跃把机械厂里攒的机械都拉了出来,十几辆中型挖掘机很早就制造出来了,只是培训工人操作费了很长时间,刚开始是手把手的教,建了几个工厂后算是有几个熟练的老师傅了,就让老师傅教徒弟,一直发展到现在才有六十多人能操作得了这些机器。

施工的方案是先挖一条支流,将河水改道,在原河道上修建水电站,然后再回复原来河道,对挖出的河道进行填埋,这是主要工程,前期还要先修住宿和用餐的地方。工程量不可谓不大,所以需要三班倒、昼夜不停的施工。

周跃的招工点就设在看电影的地方,因为空地大。周家工坊招工时,京城里农闲在家的人几乎来了,实在是周跃给的条件过于优厚,一日管两餐,按工分计酬,八小时工作制,三班倒、每七日换班,工地有住宿,这些后世烂大街管理模式放到此时却过于先进,导致其他商人的工坊都有人跑来应聘。本来一期工程计划先招一千人,但是来的人太多,场面一度混乱,周仪都不得不出面站台。

“诸位父老乡亲,此次招工只需一千人,因为前期工程只是拓荒,工程全面铺开后会根据进度再招工,因为工地会管两餐,所以需要五十名以上的厨子,其他人要壮劳力,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要,大家排好队,东家要甄别。”周跃用扬声器说完,就来到门前的招工现场。

周仪站在边上,自由一股威仪,周家不仅把崔伯、苏伯、宋伯三位老管家派来了,还把三家的几个儿子也都叫来帮忙。招工时不免有十几岁孩童和五十多的老农来应聘,这些人或许现在还算劳力,但是周跃不会要,十几岁的青少年还在长身体,并不能承担这种纯体力的工作,五十岁已经体力下降,况且这个时代五十岁已经年老,如果劳作中闪个腰、磕着腿,算谁的。

上工的第一天,周跃就只会工人埋好炸药进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