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非遗之恋 > 第12章:忘不掉的长龙

第12章:忘不掉的长龙(2/4)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非遗之恋第12章:忘不掉的长龙

艺的门,老王就高兴的大声喊叫,胜利凯旋的样子。

“你们回来了,什么情况?”大家围上来,听老王炫耀着,我们是如何如何达成了意向。

大家都在青云等着焦急的等着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高兴坏了。老刘又去买了“鞋拔子”和烧饼,我们一边吃一边商量着。

“老刘,你给非遗老师通知一下,请他们发一下他们的简历和介绍。”老刘听清楚要求后,开始打电话。

一听说是学校在找老师,很快的,老师的简历和照片资料,就陆陆续续的发过来了,有些没有现成的,小鱼就一边问一边做。毕竟,老师们都想成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兼职代课老师,名利双收。

听说特殊学校在选老师,也有很多人主动找上门来。连续几天,青云艺每天都会有老师前来。

最后,我们整理出30个项目和相应的传承人资料。

我注意到,2012年,国家就要求在大中院校开设非遗课程,并提出“非遗进校园”的要求,所以根据这些文件精神和手里的资料,我就以学校的名义,编写了一本完整的《关于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开设非遗课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且装订好一式四份,送到了学校。

校长看到这几本报告,十分高兴,大致翻了翻,就把教务处主任找来,要求将此报告研究后,提交给上级教育部门。

按照报告里的执行方案,我们需要先搞一场非遗展示活动,看看老师和孩子们的反应,最后再确定上哪些项目的课程。

最终,我们和学校共同确定了10个项目进校园进行展示活动。

这个结果,是我们希望得到的,也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信心。

参加展示活动的项目名单在群里公布后,有的老师提出异议,在群里骂我们说我们骗人,表示既然没有他的项目,为什么还要他的简历。

我们勉强解释也没用,因为在这件事上,我们确实有私心。这个老师名叫李wen革。

老刘说这个李wen革很有才,本事大,脾气也大,是宁夏第一批一级工艺美术大师。

活动开始了,老师们早早的就到了学校,在学校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进入大礼堂开始摆放自己的作品。很显然,老师们对这类活动都很有经验,动作熟练,摆放的整齐又好看。

参加这次活动的老师中,有几个重量级人物,一个是唱皮影戏的王绍西老师,一个是做刺绣的李凤琴老师,还有一个做石头画的程芳华老师。

前些年我去西部影视城的时候看到过王绍西老师,那时候他在影视城有个戏班子,在小剧院里演出,他唱的皮影戏真是一绝,唱功非比寻常,游客们一边看着皮影戏,一边听着秦腔,很是让人流连忘返。

王绍西老师个子不高,做事严谨。他的面容清秀,一身长褂,一双布鞋,尽显艺人本色。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bj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的表演道具是用驴皮精心刻制出各种人物的造型,叫做影人,大部分都是古代长篇说书里的人物,如,西游记、三国、白蛇传、十二金钱镖、鹰爪王等等。

艺人在影窗上操纵影人,做出各种走、跑、跳、坐、搏击、打仗等各种动作,由于影人都是由箭杆支撑动作的,所以操纵影人的艺人叫箭杆王,必须是技艺高超的艺人才能获得这种称号。在表演时,为影人配以悦人动听的唱腔,丝竹管弦、鼓板铙钹一应俱全,煞是热闹。

更吸引人的是皮影戏表演的故事情节,张弛有致、环环相扣、惊险离奇、引人入胜。人们往往被故事里的人物命运所左右,紧张、担心,欲罢不能,恋恋不舍。每表演完一场都留下悬念,类似于评书的请听下回分解。

李凤琴老师总是笑呵呵的,她的形象可以用一句话来比喻,勤劳质朴的中国传统女人,碎花布的上衣配上一双绣花鞋,一个标准的中国大嫂的形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