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干点坏事也不顺?(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雄霸战国第75章 干点坏事也不顺?
却说那宋王在高台上演讲,下面乱轰轰的一片,心里十分不爽,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国情如此,把一大群未经严格训练过的农民,召集在一起,自然就是这种情况。但是让他更加不爽的是,张佑辖下的那支队伍纪律严明,队形整齐。心说别人都是拉两农夫出来的,你把这正式军队拉出去干什么?煊耀自己辖下兵强马壮,军力强大么?于是,理所当然的,张佑被点了名,被指派了先锋官职务。
所谓的先锋官,并非是军队里的常见官职和军衔,而是每次军事行动时,军队动员聚集后,由君王或者主帅临时指派,主要任务是,为主力大军探路开路。即明清小说里说的,逢山开路,逢水架桥。保证大军顺利前进。
先锋官要带着一小部分军队在最前面先走,当然是最为危险的。敌方的阻击,埋伏,狙击等打击手段,最先当然会落到先锋官和先锋部队头上。张佑不太愿意当这个先锋官,但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又不能公然违抗军令,只好大声应答道:“是,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广场上众人听了张佑这个回答,爆出一片轰然大笑。很多人笑得几乎站不稳身子。高台上宋王(好吧,以后称他为越宋王)眼睛一瞪,喝斥道:“张佑,你作什么怪?”
张佑感到很委屈,他根本没想过作什么怪,他说的,是二十一世纪,军人面对上级的命令,标准的回答嘛,真不知道怪在何处,为什么大家都笑成那样?
笑过之后,张佑便去越宋王那里,接过临时官职性质的先锋官印,带着自己旗下五那五百名士兵,乘坐舟师部队的舟船,从会稽后海港口码头上船,向北方琅邪港驶去。
这琅邪本是吴国在齐吴边境地区建立的屯兵要塞,用于防范齐国的南侵。当年越王句践灭吴称霸之后,为了更好的控制和经营北方,于句践二十五年,从海路迁都琅邪,力压中原诸国。
不过,这琅邪毕竟属于边境之地,国都立于此,于处理内政十分不便。后来越国势力哀落,霸权式微,立国都于此,便使得越国庙堂对核心地区控制十分不利,导致了变乱不断,终于在越王翳三十三年,迁都于吴。又几经变乱,在越王无颛时,把都城迁回会稽。
此后,两代越王无颛无疆都一直在会稽统治全国,认真处理内政,发展经济,缓和国内的各种矛盾,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使得越国国内,又是一片百业兴旺,生机勃勃的气势,倒也恢复了几分当年句践时的盛况。而琅邪则是作为一个陪都和军事前进基地而存在。
几天后,张佑率领的先锋部队,分乘十几条舟船,到达了琅邪港口,在琅邪港口码头下船,在这儿作最后一次休整。
此后几天,主帅宋王率领的主力部队,也乘坐舟船陆续抵达。当部队全部抵达后,张佑已经在这里休整了五天,补充了衣服粮草,稍微适应了这北方的气候。于是,主帅宋王再次下令张佑出击。
在齐越边境地区,齐国修建了一道南长城。开始这南长城是抵挡北上的吴国人,后来吴国灭亡,齐人本来想拆了这南长城的,但是很快齐人发现越人更加的凶猛,连忙把这南长城修得更加的高大牢固,用以抵挡越国。说起来可笑,秦汉以后,中原只知道抵抗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侵袭与骚扰。但是在先秦时代,南方的楚吴越等国也是北方的严重危胁,以致他们也不得不修长城来抵挡。
不过,那一道陆上长城,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张佑带人再次乘船,从海上绕过了那齐国国境边上固若金汤的长城,便向齐国沿海岸边驶去。
齐国虽然也是东临大海,但是他的主要眼光,一直盯着中原,对沿海和海外的兴趣,远远没有越国来的大。这自然也导致了齐国在航海和舟船方面,远远不如越国,在海军舟师方面,当然也无法相提并论。
因此,齐国虽然也组建有一支舟师部队,但是规模比起越国来,小得可怜,只能用于近海巡逻,防止一般海盗是够了,但是越国舟师部队,那就远远不够看了。
因此,一得知越国舟师来了。那些齐国舟师死活就不肯出海了。开什么玩笑?两军打仗,在陆上打的话,一旦打不过,还可以四散逃跑。但是在海上对上越国舟师的话,铁铁是要整船整船被打沉的,到时候,根本就无路可逃。
齐国方面的主帅无奈,只得下令在沿海地区严防死守,不许越人上岸。可是齐国沿海海岸线那么长,手里的那一点军队像是撒胡椒面一样撒下去,哪里能够盯防得过来?
张佑在一个当时叫安陵的地方,找了一处海湾,悄无声息的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