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雄霸战国 > 第37章 发展方向

第37章 发展方向(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雄霸战国第37章 发展方向

得知自己句章郡守职位这个待遇后,张佑忍不住问候了越王无疆家里的女性。文修和武清两位张佑带过来的亲信,居然没有劝谏张佑,反而跟张佑一齐问候越王无疆家里的女性。幸好这还是先秦战国时期,这时候一个人受了国家的委屈,骂骂国君也没什么事,没人会去告密,就算告密了也没人理会。更没什么人会来给你安上一个大不敬这样一个蛋疼的罪名,然后砍头抄家。

骂了一顿,解了气。接下来,还是要面对实际问题。张佑便开始安排第一项工作,即统计真实的人口数据,以便自己掌握实际情况。接到这个任务的民房吏目李景标哭丧着脸对张佑说道:“郡守大人,我这吏房总共才三四个人,这在以前还太过满员超编呢,可是现在你让我统计全郡人丁,就三四个人怎么忙得过来。”

张佑说道:“这个,你可以向下面层层分派任务嘛。要求各乡的乡老统计本乡的真实数据。乡老可以向各亭长分配任务,亭长可以向社首分配任务,只要各社各乡把真实数据报上来,你再汇总起来,就行了。”

那个民房吏目李景标无奈,只好退下去安排工作。接下来,张佑又分别召见了郡衙内其他各房吏目,了解情况。他发现这个郡守府里,麻雀虽小,却也五脏俱全。几乎是一个微型的朝堂班子。各个房有大有小,其中衙役班房最大,其中有二三十个编制内的衙役外加三四倍编制外的跑腿。承发房最小,吏目加吏员总共也就一个人,而且这一个人还根本没什么事。

经过了十天的努力后,李景标向张佑报告,句章郡总共有青壮男女壮丁四万五千余人,是原来帐册上的十二万人的四成都不倒。当然,这个数字只是青壮,另外大概还有同样数目或者更多的老弱妇孺在内。当然,这个数字,也是从下面每个社开始层层汇总而来的,准不准确暂时无法查证。其中一万多人住在句章城里,另外其他人住在下面各个乡村。比起后世,差不多同样面积大小,但是有七百六十多万人口的宁波市,差的真不是一点半点。

由于句章不能收丁赋和田赋,所以郡守府里也非常贫穷。以往历任郡守都只能在城门口设置关卡收点进城脚钱,在商铺收点门摊钱,再靠中央朝廷拨一点经费,免强维持下去。这导致了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一百五十年没有维护,极其的破旧。幸好这个时代城市里的基础设施也就城墙官衙,还有一些简单的路面什么的,没维护,百姓的日子该怎样还是怎样过。

由于这种坑爹的情况,在过去,很多时候,越国朝堂任命谁去当句章郡守,事实上被视为一种降职处罚。那些事实上被视为降职处罚的郡守们,也根本没兴趣,没动力对这种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一下,除非实在迫不得已了。

张佑既然当了这个郡守,对于如此破旧的城墙和官衙,很看不过眼。虽然他当这个郡守有点儿被坑地感觉,但还是想对这城墙,官衙,路面什么的维护一番。这些当然要花钱,但是张佑在句章郡一时找不到钱,只好暂时搁浅。

如果是这个时代其他人,面对这种情况,恐怕也就真的束手无策之感。但张佑来自于二十一世纪,毕竟还是有一些办法可想的。他很快就向会稽庙堂上了一封文修代笔的奏疏,报告说城墙年久失修,要是万一受到贼寇攻击,实在难以发挥作用,抵挡贼寇;官衙年久失修,有损于国家朝堂的体面;城内路面也失修,不利于城内民众安居乐业,请求朝堂拨款给予维修。

这封奏疏在路上公文旅行了七八天后,到达越王无疆手里。越王无疆让张佑去当句章郡守,本来就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一方面是受了计家活动的影响,表彰他上次解姑蔑之围的功绩,另一方面越王也是想让张佑自己出钱,对句章进行维护一下。因为听说这家伙修建了新式盐田,采用了新法制盐,获利极丰,让他出一点血,理所当然嘛。因此,看到这封奏疏后,很快就批示:自己想办法。然后又把奏疏发回。

张佑收到这个批示后,很快又上了一封奏疏,请求允许自己借一笔钱来进行这些维护活动。越王无疆看到这个奏疏后,心中有点儿不高兴了,心说你自己用新法制盐,赚了那么多,不是有钱嘛,干嘛不拿出来?最后批示道:借就借吧,自己借自己还。

张佑收到这个批示后,很快找到了计家设在句章的掌柜陈士杰,用自己领地内的盐田担保,向他借一笔钱,进行句章基础设施建设。

陈士杰很诧异,问道:“你自己应当有钱的嘛,为什么还要向我借钱?”

张佑一本正经地答道:“我自己的钱是私钱,现在我要做的是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