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郡主诱夫计 > 卷二 豆蔻枝头 第一章

卷二 豆蔻枝头 第一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郡主诱夫计卷二 豆蔻枝头 第一章

在大夏朝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被先帝宠幸过又没有子嗣的宫人内命妇需得潜心修佛,甚至连佛堂都不能随便踏出半步。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又称北山或北邙。邙山古名郏山,东西绵延三四百里,犹如一条长龙般横卧在洛阳城北,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邙山峰峦起伏,风光绮丽,它的最高峰翠云峰树木葱茏,苍翠如云。唐时邙山翠云峰上就建有避暑宫,登临南眺,洛阳全城、伊洛山川尽收眼底。就是现在的翠云峰上尚存上清宫为道教宫观。

邙山也是历朝历代的墓葬群聚集的地方,几乎层层叠叠,盗墓者的天堂。俗话中有一句话叫做【生在苏杭,死葬北邙】慈云庵就处在邙山最高峰翠云峰避暑别宫附近的一座山上,最早不过是一个失宠的后宫嫔妃用自己积蓄建的小庵堂,出于怜悯收留度化了不-老无所依的白发宫女,后来连一些低品的内命妇也会被送来庵里容身。

一年一年过去,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慈云庵里渐渐的形成自我完善的管理方式,俨然就是一个独立的与世隔绝的女人世界。能让皇帝宠幸过的内命妇多少都是有几分姿色的美人,又年轻漂亮。担心会被宵小给觊觎惦记或者是私逃出庵。后来宫中从内司库里拨出一大笔钱专门修起了高高青砖围墙。不知具体是从哪一年开始,驻守别宫的禁军多的一项职责,在慈云庵四周的路口设卡,严密防守。

好多女子进来还是花信年华,如今成了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真名封号什么的早就已经无人知晓。即便是那些伺候人一辈子的年事以高的老宫女亦是如此。略微还有点记忆的,好久才想起来这些老妇人差不多还是太祖的后宫嫔妃。现在太祖的重孙子都已经当了皇帝好几年。

慈云庵听上去很小的样子,其实还真的是不小。前后几次接受皇家赏赐的封地过后,范围已经扩大好几倍。在高高围墙里围着的差不多方圆十几里地的整个山头都归属慈云庵。其中包括有山脚下大大小小百来亩水田,山腰的几十亩山地,十几亩菜地跟山顶的一大片果林。

庵里养着那么多的人总不能都闲着,种田种地种菜种树,基本上可以达到自给自足。就是收成实在不够也不担心,不少高门大户人家经常都会施舍钱财换成米面蔬菜什么的送进慈云庵里积德行善。慈云庵从来就只接受米面香油,布匹淄衣,绝对不收一文钱的钱财。

到底是有欧阳皇后作保山,永安郡主沐瑾希又是六七岁不太懂事的小孩子,进来的时候倒是没受惊吓委屈。她自觉乖巧地主动交了随身携带的荷包上去,一个灰袍的中年女尼简单地在她身上随便摸了几下,确定没检查出还夹带有什么私财就放水让她过了关。

至于她穿得活像一个布球似的行为视而不见。反正也都是粗衣葛衫,又没有违禁的绫罗绸缎。另外有人来领着瑾希去了厢房,又给她在外面再套了素衣跟灰色大袍。一般比丘尼的衣服大多灰黑两色,黑色的叫素衣,淄衣,外面的比较宽松的则是叫大袍。在《雪山飞狐》里的袁紫衣就因为她是本身是个比丘尼,才刻意在胡斐面前化淄衣为名字。

也难得她们竟-给准备了瑾希可以穿得的小一号的衣物,估计应该是连夜改出来的。大概慈云庵自修建以来,瑾希算是进来这里年纪最小的。毕竟大多数都是及笄以后因为种种原因自愿或者被迫来到找个地方,寻求一点生存下去的希望。如今她的身份不是大夏朝永安郡主,不是沐府千金沐瑾希。而是代替当今的皇太后顾氏还愿,替顾太后出家五年,以祈求顾太后的病能够一天天好起来。

顾太后是当今天子景安帝李斐的亲生母亲,大夏孝昌文帝李镌的皇后。原本是釆女出身的六品官宦人家的女郎,一生的历经坎坷不平,曾经跟齐王的生母周贵妃明争暗斗了一辈子,几起几落。不过在正统的礼法思想下,无论文臣武将都是支持皇后顾氏的,她是嫡妻又是元后,生育的孩子就是嫡子嫡孙毋庸置疑。因此持宠而骄的周贵妃没有能笑到最后。在孝昌文帝山陵崩后三尺白绫自缢身亡追随而去。

战战兢兢活了半辈子,终于在儿子坐上天下九五之尊的宝座后不到五年的时间,顾太后一下子病倒了。御医诊断是因为常年忧思过虑引起的病症,需得静养。于是顾太后自己选择到邙山的避暑别宫居住,一边悉心静养一边诚心礼佛。这一住就是十几年的时间,倒是比以前的身体跟精神状态好了好多。

只是最近来因为一些病症,反反复复的病了一段时间。毕竟她已经六十多岁快七十了的老年人,一些器官也渐渐衰老下去。欧阳皇后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