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枚袁大头(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第2章 四枚袁大头
那玉枕是吐蕃时期的古物,由整块的和田玉雕琢而成,拿到文物市场少说也值个几千万吧。
等我恢复了平静,看到碎玉堆里竟然有一张羊皮卷,于是拿起来一看,那可不得了,羊皮卷里大有秘密,上面记载着许多关于萧家的秘闻。
原来早在千年前的南北朝时期,长沙王萧头陀掌管着灵台地理,也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历代皇陵的部门,有一次敌国入侵,乱兵攻入都城时,萧头陀乘乱挟宫中的“玉函密书”逃到了蜀中,就是如今四川一带,改名换姓的在那里隐居了起来。
玉函密书可是个好东西,其中记载着历代皇族的陵寝详情,从商周到南北朝,数不尽的皇陵古墓,要是落入盗墓贼的手里,那还得了啊。
乱世起盗墓昌,由此萧家的后人成了土夫子,专门盗挖皇陵,一时暴富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兴盛了千年。
后来萧家后人为了积阴德,有的退出了土夫子的行当,凭借丰富的盗墓经验,成了修墓的风水大师。
唐初的时候,长沙王的后人萧于天被唐朝皇帝派往吐蕃执行一个秘密任务,其实就是为为吐蕃王松赞干布修建一座举世无双的陵寝。
到了唐朝末年群雄四起的时候,中原出现了许多起义军,他们以盗墓发家,其中最神秘的就是黄巢建立的摸金府,设左右摸金都尉、地下丞等官职,手下几千精兵,专门用来盗挖墓中宝物充当军饷。
黄巢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吐蕃王陵的秘密,于是抓来萧于天的子孙,经过严刑拷打逼问吐蕃王陵的下落,威逼利诱之下萧家后人只好招了。
后来黄巢兵败而死,没能盗挖成吐蕃王陵,萧家后人把吐蕃王陵的地图写入《撼龙经》一书里,隐藏了起来,书的第一页写下萧家后人“永世不得发丘摸金”的祖训。
时间一恍就是几千年,到了民国的时候,军阀四处割据打战,弄得民不聊生,由于饥饿,一个萧家子孙违背了祖训,重出江湖,干起了盗墓的勾当,那人就是萧老太爷。
萧老太爷盗了许多墓,不过都是些简陋的平民墓,那吐蕃王陵他是不敢动的,于是把祖传的吐蕃王陵地图一分为二隐藏了起来。
当年红卫兵抄萧家的时候,马建国无意中获得了一半吐蕃王陵藏宝图,而这羊皮卷里写着另外那半张地图的下落,据说萧老太爷被军阀抓走前,与他的四个儿子有过一次密谈,他给每人发了一块袁大头,这袁大头可不一般,里面藏着吐蕃王陵的秘密。
“原来萧老太爷有四个儿子啊。”马建国惊讶的说。
“你以前不知道吗?”
“没人知道,就连萧家的老邻居都不知道这事情。”
根据羊皮卷里的记载,萧老太爷的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萧铉,次子萧钥,三子萧钗,还有神秘的幼子萧铂。
三个年长的儿子在十年浩劫中死了,有的自杀有的被打死,他们手里的袁大头自然都落入了红卫兵的手里。
马建国找到当年的老同学,开始打听那些袁大头的下落。
几经周折后,我们找到了其中的三枚袁大头,它们很平常,与一般的袁大头一模一样,实在是看不出来藏着什么秘密。
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拜访了许多人,都没有打听到萧老太爷幼子萧铂的下落,所以第四枚袁大头不知所踪。
有一次,一个老爷爷告诉我们一条重要的线索,在民国的时候,萧家曾有一个孩子在北平燕京大学里读书,极有可能就是很神秘的萧铂。
燕京大学早已不存在了,不过我们还是在北京找到了一个燕京大学的老职工,他保留着一堆当年的档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翻阅了几天几夜,竟然找到了萧铂曾经用过的一本学生证,上面写着“萧铂,燕京大学国文系,1948年入学。”的字样。
学生证上贴有一张黑白照片,他外形很俊朗,与萧老太爷很像,这是我们收集到的最重要的一条线索。
萧铂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去了德国留学,因此躲过了十年浩劫,此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小楚啊,你说萧铂会在哪呢?”马建国边叹息边说。
“我感觉他离我们很近。”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感觉。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