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形象与实惠(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上海人第22章 形象与实惠
挤车风景线
如果读者同意我的说法,人是上海第一景观,那么,挤车就是这景观中非看不可的景点,上海西藏中路延安东路口的“大世界游乐场”,曾有过一句颇为豪迈的广告语:“不逛大世界,白来大上海”。这句广告语,已经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人老珠黄过时了。但倘若套用过来:“不挤公交车,白来大上海”,这话倒还没有过时。而且一般来说,进入大上海,很少没有挤过公交车。即使你出门代步都乘出租汽车,在马路上经过,也很难不看到别人在挤车时的那种火爆场面。因此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来到大上海,难能不挤车。
但对一个难得到上海的外地朋友,尽管挤过车,就像游迪斯尼乐园的高空缆车一样,对那分紧张刺激有了切身的感受,然而,因为一上来就被那股飓风般的气势所震慑,所以很难对这分风景有个全面的深刻的了解。就是天天上下班挤车,挤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车的上海人,因为每次都是以非常实际、功利的态度对待之,与对象(挤车)的心理距离太近,也许可能从技术上总结出许多颇为实用的经验(例如笔者就曾经总结出一条,看车辆慢慢靠站时,尽量站在抱小孩的妇女旁边,因为司机一般会将前门停在她的跟前,这是在机械、冷漠、焦躁、恶作剧掩蔽下的都市的人道主义。我试过几次,成功率很高。又如上海人冬天往往喜欢穿尼龙或真丝面的滑雪衫,这样既紧身,胳膊动起来灵便,又能减少挤车时的摩擦系数。还有对三个车门的巨龙车,上海人喜欢往中门挤,因为中门上车可往车厢两头走,上的人是三道门中最多的,同时,前后门售票员鞭长莫及,便于吊车),然要对这景色作审美观照,则缺少那分闲情逸致。生活中缺少的,艺术便有用武之地,跑来拾遗补缺。我前些年写过一个短篇小说《章鱼彩色的触须》,就以挤车为场景。今天翻出看看,还有点意思,以下抄录几段,以飨读者。不是说这篇小说写挤车特别精采,而是抄自己的文字没有版权问题,不会引起官司,又可王婆卖瓜一番,何乐而不为,请读者鉴谅。
……
车身贴着人群慢慢地挤过来,人群贴着车身不情愿地向后退去。一片“嗒啦嗒啦”的响声,几百颗钮扣在车侧钢板上欢快地跳跃,像暴雨第一阵砸在地上的雨点。引擎已停止吼叫,喇叭也沉默着,无声的惯性威严地向人丛中挺进,把片刻前纷乱的怨言咒语都碾得粉碎,嵌进轮胎浅浅的花纹里。司机是个老手,尽管那指甲涂得红红的。她知道惯性巨大的震慑力,每个血肉之躯表面的紧张、激动与愤怒,在钢铁的外壳面前,都只是玩具冲锋枪里喷射出来的红火。站牌外人头占满的宽两米长十米的地带,悠悠地被推进的惯性削去了将近一半。
……
三个车门前,虬结着的人群就像巨大的章鱼,伸出无数条彩色的触须。在这样的状态下,似乎每个人的个性都被那个有目的整体淹没了,除了挤上车去,再不可能有别的意志显露出来。然而,这只是表象。如果你的观察力不愿浅尝辄止,陶醉于那个整体散发出来的闹哄哄的气息(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目的整体正是利用观察力的这种惰性,来造成它十分强大不可一世不可击破的神秘效果),那么,你就会发现,个性在几乎不容思考的瞬间,在四面八方没头没脑的挤压之下,不仅没有被淹没,而且以一种经过压缩更为精神更为强烈的方式表现出来。
……
你看那个穿着浅棕色牙签条粗花呢西装的男青年,显然对赢得同龄异性的目光有特别的敏感。他踏上车门第一级踏梯,就侧过身子,背部顶住了车门的一边,伸直的双臂撑住了车门的另一边,作了一个长达两秒钟的停顿。在这个停顿中,在他前面的人进入了车厢的昏暗中,成了与他有一小段距离的背景。在他后面的人跨不上踏梯,晃动的人头变成了模糊的前景。他凸现了出来。他完全知道自己的优越的位置,又很潇洒地将身子往上弹了两弹,脸侧向车外有个小小的亮相。然后带着他捕捉到的异性羡慕的目光消失在车厢里,矫健的背影还昙花一现地闪示了他的满足。
在这一幕轻喜剧的映衬下,下一幕的悲剧就更令人悚然心惊。一个“骑士”护卫着他的“公主”好不容易在人丛中冒出头来。“公主”的前脚刚踏上车,娇躯突然往后一仰,倒在“骑士”的怀里。这种软弱无力的身姿是极其自然,极其优美,极易叫人爱怜的。“骑士”的胯部不禁扭动了两下,富有节奏感,用时兴的话说,还真他妈的有男子气。似乎是出于无意或是由于惯性,一只女性的筋脉隆起的纤瘦的手朝那牛仔裤臀部铜牌上狠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