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玉琳国师传 > 十七、山寨改佛殿

十七、山寨改佛殿(1/4)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玉琳国师传十七、山寨改佛殿

年轻的玉琳,被当朝的天子顺治皇帝拜封国师以后,住在顺治皇帝特为他在西苑建筑的精舍里面,其声名荣耀,一时无二。正如他师父过去所说:“你很有福报善根,将来名播四方,胜过师兄。”

在玉琳的心中,他虽尊为国师,可是一点荣耀的念头也没有。几年来的风风雨雨,重重魔难,使他在佛陀的真理中,更体验到世态的炎凉、人事的沧桑。那巍峨壮丽的皇宫,那山珍海味的饭食,在他是如木人看花鸟,名闻利养,一点没有打动他的心源。

自从玉琳荣封国师以后,智慧悲心,日有所增。他那年轻人好胜傲慢的习气,几经磨炼,均已瓦解冰消。过去一些不平凡的遭遇,以及那悠悠的岁月,在佛法体验中,使他养成谦虚稳重的风度。他每天一串念珠在手,一领方袍在身,像泰山,不可摇动;像莲花,清秀芬芳。

玉琳住的是皇宫,过的是国师的生活,每日像和纷扰的世间离开,他想和师兄,还有过去的一些道友见一面,因皇宫森严,都很不容易。有时他对着窗外那变幻莫测的云霞,偶然也会想起当初在王小姐府上招赘的往事,吴师爷的刁难,更想起那些受着苦难的芸芸众生,心中也不无感慨,对着云天,他会轻轻地嘘气。

这样止水一般平静的生活,过了大概有半年的光景,玉琳国师想到师兄的第三个锦囊,指示自己要弘法利生的金玉良言,终于有一天当顺治皇帝探望他的时候,就说道:

“陛下!我想明天到各地去行脚,特地先向您告辞一下。”

“你,国师,难道朕有不是的地方吗?为什么要到外面行脚受苦?”顺治皇帝很感到意外。

玉琳国师知道皇上误会了,就解释道:

“陛下是开国的君主,雄才大略,不但爱民如子,对圣教也真心护持,你没有不是的地方,我只是想到出家的使命是弘法利生,所以我才想到各地走走。”

“那么,先请国师在宫中讲一座经吧!等到宫中讲经法会圆满,你要到哪里去,我就叫人护送你去!”

玉琳国师没法,只得在宫中讲了一座《楞严经》。讲经完后,顺治皇帝为玉琳国师准备了几十大箱在外旅行用的东西,并令千百人护送,国师到哪里,护送者要到哪里。

玉琳国师很庄严地推辞道:

“陛下!你这样做法是违背佛制的,当初教主释迦牟尼佛以太子身出家修成圣果,各处云游行化,也只有三衣一钵随身,你给我这些东西,除成为累赘外,我带了有什么用?”

“不!”顺治皇帝解释道,“我不是要你带这些东西,这只要命令随从的人负责就好了。”“随从的人?我要随从的人去做什么?我是行脚,我是方便弘法,很多人跟着我只有骚扰地方。”

“那国师究竟带几个人侍奉?”顺治皇帝像是很不解似的问他。

“依佛制三衣一钵就够了,不要别人随我!”玉琳国师坚决地、庄严地回答。

虽然玉琳国师坚决地拒绝顺治皇帝的美意,但顺治皇帝为了国师的荣耀,怎样也不认同玉琳国师的做法,玉琳国师不再讲话了,顺治皇帝只得怏怏告退。

第二天,玉琳国师悄悄地离开皇宫,怎样的走法,大家都不知道。顺治皇帝供养的东西仍原封未动,国师的金印玉琳是随身带了。

顺治皇帝知道圣者的意志不可勉强,他对玉琳国师圣洁的品格更是敬仰。他并没有派人去追赶玉琳国师,但随即传旨,全国官吏如知国师弘法之处,要加意护持,并要随即奏报朝廷。

顺治皇帝怀念国师的心情,无时获释,一天,他在南方小国进贡的象骨折扇中,取了一把,御笔手书“如朕亲临”四字,想得知玉琳国师去的方向,就令人送去,在顺治皇帝的心中,以为他有了这把扇子,无论在全国走去哪里,一定有很大的便利。

玉琳离开皇宫以后,就过着“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的生活,他不以尊贵的身份自傲,他没有摆出国师的架子,仍和往常一样,一套僧衣、一双僧鞋,涉水登山,风吹日晒,他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像闲云野鹤一样,有时到大丛林里挂单,有时在山间水边露宿。他知道自己年轻,他要从生活中磨炼自己。他也曾虚心地参访各方的大德长老,向他们求道问真;他也曾随缘地在各处说法传教,向众生普施法雨,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一位庄重的僧青年,就是当朝的国师哩!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玉琳国师的身份表示怀疑,因为他眉清目秀,气宇不凡,不像一个修头陀苦行的人。玉琳国师尽量地装得平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