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叛教者 > 35、第二部《献身者》-14

35、第二部《献身者》-14(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叛教者35、第二部《献身者》-14

4、

到了六月,《属灵的人》书稿终于全部修订整理完毕,准备印刷了。李述先在无锡显然是得到了很好的照顾,病情有了好转,一个月后他却没有回上海,而是突然去了福州。赵心洁陪他一起去福州的,但她到福州后没几天就回来了,没回文德里,而是回了无锡老家,说是因为母亲病了。

来文德里聚会的人越来越多,王慕真也搬进了文德里。张恩荣顶下了二十八号,他们把二十六号和二十八号的一楼客厅打通了,聚会时人挨人地挤在长板凳上,能坐一百来号。教会的讲台教导是李如是和王慕真在负责,张恩荣管理财务等事务性的事。

李如是和王慕真讲道和传福音的布道都非常有恩赐,常常被请到各地去领会。但李如是却从来没有整理、发表过自己的讲章,她完成了《属灵的人》书稿编辑后,就继续整理李述先的讲章,并开始恢复过去他在福州开始办的《基督徒》报。她做这一切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是为李弟兄而做,甚至没有太多意识到这些是他的讲章。她只是被这些话激动着,像是自己在聆听上帝的话,那么丝丝入扣的领受,那么具体细致的应用……她整理着这些讲章,它们不仅仅是与她自己的思想吻合,更是一种延伸和覆盖,渐渐地这些讲章在她脑中,无形地代替了她的思想。她顺着他的灵里的河流流淌着,快速地消融了自己。

第二年的春天,李述先才回到上海,他的身体仍十分虚弱,但他却说不用再为他的病祷告了。他说在福州的时候经历了一些事情,上帝让他要彻底交托,不要再为得医治祷告。

仅仅只是一年,李述先却突然变了,脸上有了一种成熟、内敛的威严,好像罩上了一圈神秘又神圣的光圈。他和人说话时的态度甚至比过去还要温和,更多的是听,听你说完了,才说一二句。但他的寡言却极有智慧,并让人不得不细细思想。

这年,他也才二十六岁。

起初,他虽然仍是每天下午发烧,整夜不能入睡,服事他的弟兄一夜要为他换几身内衣,但天一亮,他就挣扎着起来去带领聚会。他住的是文德里三十四号,到二十八号其实只隔着两幢房子,但他却要扶着墙壁歇好多次。

不用听医生说什么,大家都觉得他是活不久的。这么个将死的人,进了聚会的地方,站也站不住,就在一张早就放好的藤椅上坐下。虽然树叶都已经绿老了,大家都换了单衣,他穿的却还是一件厚厚的蓝布棉袍。他坐在那里,瘦得好像是件空棉袍斜搭在藤椅上,陈旧的蓝布面子反射不出一丝生动的光。

不过,当他一开口,就从那黯然的藤椅和棉袍方向射出光来,一种远超过正午太阳的光,箭一般地射进人的骨节和骨缝。这光并不让人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而是万箭穿心般地射来,让你躲也躲不开。听的人就会觉得不仅是自己本能地想躲,而且是自己里面各样心思、各种记忆,都像是老鼠见了猫似地四下里逃窜。那种感受惊心动魄得无法形容,仿佛是经过一场天崩地裂的劫难。

然后突然就醒过来了,你面对的还是那张藤椅。而且,常常只是一张空空的藤椅。就在大家悔改的泪还没收住,祷告的双眼还没睁开时,那个穿着旧棉袍的将死的病人,就一步一步挪着走回去了,仍是几步就要扶着墙喘上一阵,仍是艰难地沿着一级级木梯爬上楼,用最后一口气坚持着让自己倒在床上,而不是地板上。

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周而复始。他的讲道一次比一次有力,而他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无力,这种反差让爱他的人欲哭无泪地绝望,而他却常常讲的就是盼望和得胜。那段时间,在文德里聚会的人都因着他的病,经历着上帝的挑战:你是因看的见的信?还是因看不见的信?

虽然《圣经》上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耶稣也曾说过: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但是谁能不依靠“看见”呢?“信”是何等的容易,又是何等的难啊!即便是不哭也绝不质疑的李如是,这些日子也觉得自己持守“信”的力量都在迅速地流失,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是等待一个医治的神迹?还是等待他被主接走?她也不敢自问,她越来越感到柔软的顺服,是在这种等待里唯剩的“信”的方式了。

好像是上帝决心要把他们人的毅志彻底摧毁似的,梅雨季节刚完,太阳还没在天空坐定,李述先就已经完全起不了床了。起初大家都来看他,一个个都很有信心地为他按手祷告,他却一天比一天气若游丝。他的听觉弱到一个地步,人若不用嘴凑到他耳边讲话,他就听不见,但你若大声讲,似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