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 07/国难当头家难来袭

07/国难当头家难来袭(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07/国难当头家难来袭

金人再次来犯,东京汴梁沦陷。消息自东京传到淄州时,李清照、赵明诚夫妇除了震惊与心碎,再就是一片茫然之感。倾巢之下,焉有完卵?环顾室内满箱满架的书籍文物,夫妇二人不由满心惆怅,这些凝聚着二人多少心血的收藏,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不再属于他们了。更让他们担心的是留在青州十余间屋子里的收藏,金兵一旦来临,后果将不堪设想。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

《〈金石录〉后序》中的这段,描写的正是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们夫妇二人的无奈与心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底,徽、钦二帝被金人掳掠北去。这年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改元建炎。赵构即宋高宗,也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言:“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明诚的母亲郭氏于那年三月在江宁去世之时,从年号上来说还在宋钦宗靖康二年,这里当属李清照

的一处笔误。

正是祸不单行,国都被破,君王被掳,已够李清照、赵明诚惶恐伤心的了,偏偏此时又从江宁传来郭夫人去世的消息。从赵挺之去世到儿子们一一复出,对赵家,郭夫人可谓立下汗马功劳。她的去世,带给儿女们的打击也可想而知。在这个时候,丧母之痛超越一切,赵明诚甚至来不及打理一下淄州家中事务,就匆匆南下奔丧去了。料理完母亲的丧事,同年九月,赵明诚丧服未满即被起复,留在江宁:“建炎戊申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江宁府建炎三年五月方改名为建康府,因写《〈金石录〉后序》是在几年之后,清照习惯称之为建康府也属正常。确切来说,赵明诚那年起复任知的应该是江宁府。

如此一来,赵明诚留任江宁,淄州和青州那偌大的家业,全部交给李清照来打理,李清照大约就是那段时间再返青州的。

与地处江南的江宁相比,此时的青州显然要危险得多,他们要想办法尽快把数年来的收藏转移。从汴梁到青州,从青州到莱州再到淄州,数年搜集整理,此时的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可谓名副其实的文物收藏家了。可那满屋满室的收藏,现在却成了李清照心上的愁。很显然,那么多的物品不可能全部载去,只能优中选优、重中选重。她便先把书籍中重而大的印本去掉,又把藏画中重复的几幅去掉,再把古器中没有款识的去掉,后来又去掉书籍中的国子监刻本、画卷中的平平之作及古器中又重又大的几件。就那样一削再

削、一减再减,还是装了满满十五车。余下不能带走的,还装了十几间屋子,期待来年再备船将它们运走。

那一年,清照已是一位四十四岁的中年妇人,要从海量的文物书籍中挑选出那满满的十五车,再一路护送它们南下,还是在那样一个多事之秋,其困难与辛苦几乎不可想象。而此时跟随她一路南下的也不过几个老弱的家丁仆从而已。一路上,又是旱路,又是水路,渡淮河,过长江,一路风餐露宿之苦不说,还要时时防止大盗贼人的觊觎,更有内乱不时阻扰。当李清照一行到镇江时,正遇张遇攻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战乱之中,清照护送的文物又丢了一大批,但她凭借自己的大智大勇,冒死把那幅珍贵的《蔡襄书赵氏神妙帖》保存下来。她太清楚,它对赵明诚的意义。

宋高宗建炎二年春,历经数月长途跋涉,清照终于携带那批文物抵达江宁,与赵明诚会合。可惜满满十五车文物书籍一路上连丢带被人抢,已经所剩无几。

一路上担惊受怕,数次死里逃生,当满身倦尘的李清照见到急急从府中迎出来的夫君赵明诚时,未及开口,泪已先至。乱世里的重逢,让人恍如隔世,悲喜交加。那一刻,赵明诚的眼里也滚出泪来,他的心被狠狠地刺痛。眼前这个破衣烂衫、满面尘土满头霜的半老妇人,哪里还有半点女词人的清丽模样,只有那满面的憔悴与沧桑,在无声诉说着一路的仓皇。

“明诚,对不起,文物丢了太多。”李清照满眼

的泪,说不出的愧疚。

“清照,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