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未必明朝风不起(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07/未必明朝风不起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因这首古诗,牛郎织女的故事一而再地走进中国的文学作品里。《荆楚岁时记》中曾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同书还记载了一些有关七夕的风俗:“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与后世流传的传说大相径庭,《荆楚岁时记》中所记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似是少了人间烟火气。但不管是哪一种版本,牛郎织女都是一对被迫分离的苦命有情人。
七夕庭中乞巧,于李清照来说并不陌生。还在清照的童年、少年时代,每逢七夕,两位伯母提前就在院里搭好彩棚,七夕当晚又在庭中摆设时令瓜果鲜花,燃起红烛,让家中女孩子们穿针结彩缕,在庭前乞巧。那种仪式带给李清照的更多的是好奇与好玩的感觉,她与众姐妹们不同,自小最爱的是读书习字,而不是女红。
而今又是一个七夕了,明水李家院中却是静悄悄的。姐妹们嫁的嫁,走的走,疼爱她的祖父也已去世。陪伴清照的只有不知从院中哪个角落
传来的秋虫鸣声,还有那一腔挥不走的浓愁。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行香子》
天上牛郎织女,相亲相爱情深意浓,天帝一令,就把他们生生分开,一道浅浅的天河,却是他们跨不过去的鸿沟,只能等到一年一度的七夕夜,才有难得的一次欢聚。与牛郎织女相比,她和赵明诚,不是更苦?他们的命运已完全被朝中党争所左右,连七夕相见的一次机会都没有。而彼时朝中的气氛,不正如“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变化无常的天气一样,让人捉摸不定吗?
崇宁年间朝中的****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先是**旧党之争,等到元祐旧党被全部赶出朝廷、赶出东京,**内部的矛盾又变得尖锐突出起来。此时皇帝的左右相为蔡京和赵挺之。在对元祐党人的打击中,赵挺之虽然也曾与蔡京紧紧站在同一战线上,但他与彻头彻尾的大奸臣蔡京毕竟不同。虽然当初他也曾得蔡京力荐,但等他走上相位能与蔡京相抗衡时,蔡京的很多行径他都看不惯。对这位心狠手辣的政敌,他也是心有余悸,不知道哪一天他的**就会伸到他们赵家头上来。
崇宁四年,李清照仍然待在故乡明水,不得回到东京。这年三月,赵挺之自门下侍郎授
右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对赵挺之来说,这可谓到了权力的巅峰。可这样的升迁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大的喜悦,官场上无休无止的争斗,政敌蔡京的心狠手辣,赵挺之心里自是清楚。“既相,与京争雄,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
赵挺之深知,蔡京早已视他为眼中钉,意欲除之而后快,他不得不为自己和赵家子孙寻找一条退路。
“四年六月,挺之乞罢相,诏既许之,诏曰:‘愿俟重来,以熙庶政。闻卿未有第,已令就赐。’”“挺之既罢相,上以挺之子存诚为卫尉卿,思诚为秘书少监,明诚为鸿胪少卿。挺之辞不敢当,乞收回成命,诏答不允。”
帝王御人,从来讲求一个平衡术,徽宗虽然风流昏庸,但还是懂得这一点的。他答应了赵挺之乞归罢相的要求,又安慰他说“愿俟重来”,还大方地把他三个未得第的儿子全安排了。赵挺之用一个相位的代价换来三个儿子的前程,倒也不失划算。
封建时代的天子,尤其像赵佶那样的昏庸帝王,在很多时候会把朝中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交给老天。天旱不雨,大风地震,这些今天看来纯粹的自然现象,在那时都可成为帝王改变政策的一种借口,所谓“天意不可违”也。
“(挺之)乞归青州,将入辞,会彗星见,帝默思咎徵,尽除京诸蠹法,罢京,召见挺之曰:‘京所为,一如卿言。’加挺之特进,仍为右仆射。”就在一切都准
备就绪,赵挺之准备入宫去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