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心理学称霸世界3.大众篇 > 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1/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心理学称霸世界3.大众篇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提要:陪审团具有的一般特点/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陪审团的判决独立于陪审团的人员成分/影响陪审团的一些方法/辩护应该用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相关作用/说服关键人物所需的技巧/那些令陪审团迟疑或严厉的不同罪行/陪审团制度的优点

由于我们不可能在这里对所有类型的陪审团全都进行研究,因此我只想对法国最重要的陪审团,即法国刑事法庭的陪审团进行一下评价。在我看来,这些陪审团作为有名称的异质性群体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们会发现,它也会表现出缺乏推理能力以及易受暗示这样一些特点。它处于群众领袖的影响之下时,也会受到无意识情绪的支配。在这个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有机会看到一些有趣的事例,这些事例都是由一些不懂群众心理的人而犯下的错误。

首先,在做出判决时,组成群体的不同成员的智力水平的高低是无关紧要的,为此陪审团显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已经了解到,当面对某个并非完全技术性的问题,一个善于思考的团体要求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时,这个团体的智力在这一过程中其实起不了多少作用。例如,一群艺术家或科学家,他们在一般性问题上做出的判断,与一群杂货商或泥瓦匠在这个问题上做出的判断是几乎相同的。在1848年以前,法国政府曾明确规定,要非常慎重地选择那些被召集起来的人组成陪审团,陪审员要从有教养的阶层中间选出,即选择文人、教授、官员等。可是如今,大多数陪审员却来自雇员、小商人以及小资本家。不过让专家们深感疑惑的是,无论是什么阶层的人组成的陪审团,他们的判决总是一样的。即使是那些一度敌视陪审制度的地方长官,对于判决的准确**不得不加以承认。曾经担任过刑事法庭庭长的贝拉·德·格拉热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用下面一段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今天,实际上,市议员手里掌握着选择陪审员的权力。他们会把人们列入名单或从名单上划掉,而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生存环境中的政治和选举需要……不过在入选陪审团的人员当中,大多数人都是某个政府部门就职的雇员,以及并不像过去那样重要的生意人……他们的意见和专长,只要法官的开庭时间一定,便不再起多大作用。许多陪审员都怀着新手的热情,这些有着最良好的意图的人,在同一时间里被放在了恭顺的处境下,陪审团的精神并未因此而改变:它的判决一如以往。”

对于这段话,我们需要记住的是结论,而不是那些软弱无力的解释。对于这样的解释我们没有

必要感到奇怪,因为法官同地方长官一样,对群体心理往往都是一窍不通的,因此他们对于陪审团也不会有多少了解。我在同刚才提到的这位作者有联系的一个事实中,还发现了一个证据。在他看来,身为刑事法庭最著名的出庭律师之一的拉肖先生,时时刻刻都在处心积虑地利用自己的权利,反对让聪明人出现在陪审团的名单上,并且每一个案件都是如此。但是经验最终会告诉我们,这种反对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事实来证明,即所有被关在巴黎监狱里的人,以及今天的出庭律师和公诉人,对于他们应该拥有的反对陪审员的权利他们都已经完全放弃了,陪审团的判决总是一成不变,因为正如德·格拉热先生所言,“陪审团的判决既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差。”

就像群体一样,感情因素也会对陪审团造成极强烈的影响,这就使得陪审团很少被证据所打动。一位出庭律师曾经这样说:“他们见不得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哺乳,或者一个孤儿。”德·格拉热也曾说:“一个妇女只要装出一副楚楚可怜、唯命是从的样子,那么她就足以赢得具有慈悲心肠的陪审团的同情。”

对于那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自己有可能成为其受害者的罪行陪审团从来都是毫不留情,当然,对社会来说这些罪行也是最危险的,但是对于某些违法的案件,例如那些涉及感情原因的案件,陪审团却显得优柔寡断。比如在面对用泼硫酸来对付**或抛弃自己的男人的妇女等方面,或者在对未婚母亲的杀婴罪方面,他们很少会表现得十分严厉。由于陪审团将犯罪划分为威胁社会和不威胁社会两大类,他们本能地认为,这种犯罪对社会不会造成多大威胁。社会在照常运转,而且一个仅仅只是被抛弃的姑娘,在这没有必要受到法律保护的国家里,她为自己复仇,不仅不会有害反而是有益的,因为这可以给那些未来的**者一个很好的警告,从而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我们远不能认为陪审团这种把犯罪划分成威胁社会和不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