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挺经 > 第一诀入局

第一诀入局(1/4)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挺经第一诀入局

【原文】

大抵此事在局中者,皆以中国兵疲将寡,沿江沿海诸省毫无预备,而彼族诸国合纵,穷年累世但讲战事。我能幸胜于一岁,断难保全于多年,庚申覆辙,岂可再见?必须隐忍以全和议者,就势而言之也。在局外者,皆以***流毒中华,污辱孔亟,异端不可不攘,木兰北狩,淀园被焚,国仇不可不雪。或奖义愤之民而百万萃集,或联合各国之交而专攻一国,必须力争以全国体,此就理而言之也。欲求理势兼顾,殊无良策。敝处所办,盖亦偏于衡势者,措施又多失宜,物论之腾,亦无足怪。

吾辈身在局中,岂真愿酷虐吾民,以快敌人之欲?徒以边衅一开,则兵连祸结,累世穷年而未有已。今西南未靖,沿海战事毫未议及。各省绿营兵一无可用,勇丁惟淮勇器械较精,气势较壮。然劲者亦不满二万,能防御一口,未必能遍防各口,能保全一年,未必能力持多年,能抵敌一国,未必能应付各国,而诸国合纵之势、狼狈之情,则牢不可破。故鄙人尝谓今人外夷与汉之匈奴、宋之辽金迥别,实不敢以全局付之尝试,又安肯以津民一朝之忿,贻国家无穷之忧?惟曲全邻好而不忘防御,乃为完策。

【译文】

大概来说,这件事在局中的人,都会觉得中国士兵疲倦将领缺少,即使是沿江沿海的各省也毫无防备。如果西洋各国一起联手,接连不断要求开战,即使我国能够侥幸打赢一年,却也是无法保证每年都能打赢,战事如此反反复复,哪里谈得上有明天?所以必须隐忍以便能和议,这些就是形势需要啊。在局外的人,都觉得***毒害中华,污辱了我们的圣人孔子,所以这些异端邪说不能不受到排挤,咸丰帝被迫躲在了木兰围场,海淀的圆明园又被他们烧毁,这些国仇不能不报。或者奖赏那些心怀忠义、义愤难平的百姓,将他们成千上万地召集而来;或者联合其他各国,专门针对一国进攻,这样的话可能也会保全国体不受欺辱。当然这只是从理论上来说的。考虑到现实的情况,根本不可能那么做,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这里所做的,大概有所偏颇失衡,再加上所用措施不当,遭到无数非议,也不足为奇。

我和其他身在局中的人一样,怎么可能真的愿意残忍地对待我们的老百姓,以满足敌人的欲求?无非是我担心战事一起,必将祸害连连,成年累月的战争不断啊。如今西南没有平定,沿海的战事计划还没有商议。各省的绿营兵也没有一个能用的,从地方上招来的士兵也只有李鸿章一部的装备比较精良、气势较雄壮。但这样的精兵强将还不到两万,即使能防御一个口岸,难道还能防御所有的口岸吗?能保住一年,未必能坚持很多年,能抵挡得了一个国家,未必能应付得了西方列强。而如果西方列强联起手来、****,他们的实力却是牢不可破的。所以我曾经说过,如今的洋人和汉朝的匈奴、宋代的辽金是截然不同的,实在不敢拿国家的命运开玩笑。又怎能因为天津老百姓的愤怒,而让整个国家陷入无尽的灾难中来?我唯有委曲求全示好西方列强,但同时也没有忘记防范,这才是上上策啊。

【点评】

“挺”,是一种亮

剑精神,也是一种有着入局勇气和魄力的精神。生活中曲径通幽的灵活,胜于精明的高明。

做人,需要有挺劲!

曾国藩《挺经》里的十八诀,说到底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入局”。因为这是入局后才会有的十八诀,抛开入局,也就无从谈起十八诀。而要想读懂《挺经》,读懂十八诀,首先要知道曾国藩是如何入局的,他入局时的背景又是怎样的。

清王朝在创立初期,前几代的统治者都很善于治理国家,因此,那时候的文治武功丝毫不逊色于汉唐盛世。在经过顺治、康熙、雍正朝的发展后,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而正所谓“盛极则衰”。慢慢地,清王朝的种种矛盾逐渐暴露:贪污腐化、吏治败坏……加速了“由盛转衰”的进程。

清王朝在政治腐败的同时,财政和军事也出现了状况,开始逐渐恶化。乾隆中期,清王朝的财政尚有节余,但到了嘉庆末年的时候,已经开始入不敷出了。而那曾经英勇无比的八旗兵,也在平定吴三桂后,走向腐败和没落,开始依赖绿营。而到了乾隆后期,连绿营都开始腐败,正是因为这些,直接导致了***的兴起。

在国内政治腐败没落之时,“屋漏偏逢连阴雨”,清王朝之外新兴的西方列强乘机打了进来,清军溃不成军,清王朝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个口子一开,此后的列强便接踵而至,伺机侵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