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鲁迅 > 43三一八惨案

43三一八惨案(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鲁迅43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8日,许广平早早起来,拿着昨晚抄完的《小说旧闻钞》急匆匆前往鲁迅寓所。她了解鲁迅的脾气,总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做好预定的工作。她来到鲁迅的住处,放下手抄稿,就连忙告辞。

“为什么这样匆促?”鲁迅问。

“今天,我们要去请愿!”

“请愿请愿,天天请愿,我还有些东西等着要抄呢。”

许广平心里明白,这是先生在挽留她,作为学生不好执拗,只好留下来抄写。

上午10点多钟,许羡苏风风火火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先生,不好啦!在铁狮子胡同,段祺瑞命令卫队关起两扇铁门,用机关枪向请愿学生扫射,打死打伤很多人!”

许广平丢下笔就往回跑……

事情是这样的:

时值冯玉祥国民军和张作霖奉系军阀作战期间,奉军失利,日本乘机介入,3月12日,日本帝国主义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被守军击退。日本竟然联合英美法等八国列强,以维护《辛丑条约》为借口,于3月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通牒,要求中国单方面停止军事行动,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无理要求。这种蛮横无理的侵略干涉,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五千余人在***等人领导下,其中有北京大中院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强烈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会后,群众举行反帝示威游行并赴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通牒。游行群众高唱《国民革命歌》,高呼抗议帝国主义通牒、反对段祺瑞执政府屈服帝国主义无理要求的口号,浩浩荡荡

走向铁狮子胡同执政府所在地。

群众队伍来到执政府门前,选派了几名代表,要求国务总理贾德耀接见,竟然遭到拒绝。于是,群众队伍只好向东行进,径直来到段祺瑞的公馆。突然,警笛骤然响起,段祺瑞卫队关起两扇铁门,竟然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顿时血肉横飞,惨声不绝,鲜血满地,尸体纵横,一个最凶残最阴惨的人间地狱,打死群众四十七人,打伤一百五十余人,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

北京女师大学生会主席刘和珍在执政府前中弹,子弹从背部射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创伤,当时还没有死。张静淑同学急忙上前救助,中了四弹,当即倒在地上。杨德群同学又去救助,也中弹倒在地上,子弹从左肩入而穿胸偏右出。刘和珍还顽强地坐起来,一个士兵照她头部和胸部猛击了两棍,她壮烈牺牲。

第二天,刘和珍和杨德群两具尸体被抬回来,学生们激愤情绪达到了极点。鲁迅悲愤地说,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为了爱国,意在援助外交,徒手前去请愿,执政府竟然开枪射击这些手无寸铁的爱国青年,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无耻、更野蛮的行为,这是“孱头”们干的事。他们在欺侮中国人的洋大人面前,那奴才相毕露了。这样下去,中国的前途真叫人担忧。

然而,惨案发生后,研究系机关报《晨报》竟然刊出林学衡《为青年流血问题敬告全国国民》一文,诬蔑诽谤爱国青年是铤而走险,为奸人利用而自蹈“死地”。对于这样的论客的言论,鲁迅认为是“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的,他们的凶狠无心肝绝不亚于屠伯们,绝不可以等闲视之,于

是,鲁迅写下一篇为死难青年仗义执言的文章《“死地”》,发表在3月30日《国民新报副刊》上。

为了避免手无寸铁的群众正面和敌人冲突,聚积力量以有限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因此,鲁迅是不主张请愿的。他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他深知反动派麻木,没有良心,和凶顽的敌人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何况是请愿,又是徒手。但是,既然已经和敌人对垒,那就是“逼到非短兵相接不可的时候,没有法子,就短兵相接”了。所以,在“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鲁迅公开站在群众一边,向敌人进行猛烈地攻击。一篇接着一篇的文章,那不是普通的文字,那是和敌人进行白刃战所使用的真刀真枪,寒光凛冽,锋利无比,真正是帮助人民群众杀出一条血路的匕首和投枪。

鲁迅好几天日不下饭,夜不成眠,沉默不语,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母亲鲁瑞催他去看病,他推说自己没有什么病,只是很痛苦地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那么多爱国有为的青年,无辜牺牲,太可惜了。”鲁迅悲愤交加,终于生病了。母亲鲁瑞、夫人朱安都很焦急,却又没有办法。恰巧,许羡苏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